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半年,政府作風大有改善
“低調的奢華”仍須警惕

新華社發
前日(5月31日),中央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許傳智透露,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2665個,給予組織處理和黨政紀處分2290人次。
時間往前推至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無論是“輕車簡從”、“不鋪設迎賓地毯”的細致,還是“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的真誠,都在集中釋放一個信號:打鐵還需自身硬,政府要以良好黨風帶動政風民風。
第一階段
2012年12月-2013年2月
新規引發奢侈消費“狙擊戰”
從去年底至今,筆者持續關注“八項規定”引發的“蝴蝶效應”。
先是年夜飯等餐飲行業市場的萎縮。全國各地許多機關單位為響應中央厲行節儉的規定,均取消了往年的例牌“年夜飯”。國家統計局數字顯示,2013年前兩個月高檔餐飲企業的營業額,北京、上海、寧波分別下降了35%、20%和50%左右。
隨著公款消費的收緊,奢侈品銷量也應聲下落。根據世界奢侈品協會最新報告顯示,2013年1月20日至2月20日,中國內地奢侈品消費總額為8.3億美元,比2012年春節期間銷售下跌近53%。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全球知名奢侈品集團在華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表示,該現象與公款消費受限不無關系。
這一系列變化得到了民眾的廣泛好評,但也遭遇一股“觀望風”:明張旗鼓,暗避風頭,“硬政策”遭遇“軟抵抗”。筆者在采訪中經常聽到干部說的一句話是:“別撞到槍口上。”擔心“撞槍口”的潛臺詞是“避風頭”,體現了一種觀望和僥幸的心態。一項“民眾眼里的作風轉變”的網上調查顯示,受訪者中64.23%擔心“中央決心大,下面不落實”。
第二階段
2013年2月-4月
人人喊打PK暗度陳倉
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之后,社會上逐漸出現了對公款大吃大喝“人人喊打”的局面:廣州南沙城管執法人員、河南某縣紀委書記等公職人員相繼因公車私用遭到百姓舉報;江蘇泰州一名官員因為舉辦天價招待晚宴遭到當地百姓圍堵,“跪桌”求饒仍被曝光。
但是,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的行為卻并未絕跡,變相的公款吃喝現象在一些地方悄然出現。3月底,新華社曝光了四種應對“八項規定”的不良形式:變地點、變標準、變名目、變包裝。筆者在暗訪中也發現了大量問題。
招待點暗度陳倉現象層出不窮。堂而皇之去酒樓食肆消費少了,低調私密的私人會所生意變好了。為規避檢查,許多公務宴請轉入“不對外營業”的奢華私人會所,一般外有保安站崗,普通百姓難以涉足。部分更低調的官員,甚至將飯局轉入小區民宅,異常隱蔽。
單位食堂成吃喝“避風港”。不敢去外面大吃大喝,有的單位改在內部食堂以“工作餐”名義進行公務接待。然而,筆者了解到,部分單位食堂裝修豪華,工作人員均從外面聘請,甚至從五星級飯店臨時邀請大廚掌勺。鮑參翅肚、名酒名煙一樣都不少,實際接待標準遠超“工作餐”之上。
高檔消費換包裝掩人耳目。“礦泉水瓶裝茅臺”、“‘紅塔山’盒里藏‘熊貓’”、“農家樂里洗桑拿”成了不能說的秘密。
第三階段
2013年4月-5月
遏制大吃大喝走向制度探索
轉入低調之后,奢華依舊。這些“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相繼被曝光。今年4月,中紀委通報了6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案例,被視為首張“問責清單”。這種明確警示,讓大家看到了中央推進落實“八項規定”的決心。
上月底,中紀委下發《關于在全國紀檢監察系統開展會員卡專項清退活動的通知》,要求紀檢監察系統在職干部職工在6月20日前自行清退所收受的各種名目的會員卡。此次從內部開刀的“退卡”活動,被稱贊為全國反腐倡廉行動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步。
許傳智于近日做客人民網訪談節目時透露,目前中央紀委正在抓緊研究制定“八項規定”行為適用紀律處分條例的解釋。這表明,關于“八項規定”的配套制度正在逐步走向完整與規范。
除此之外,很多地市也開始在公務接待刷卡制等方面積極探索。佛山市順德區從去年開始,向符合條件的在職工作人員發放具有一定透支額度的“順德區銀政公務卡”,透支額度一般不超過5萬元。包括公務接待等在內的16個項目花銷都必須使用此卡,財務部門可根據交易日期、卡號、系統跟蹤號(流水號)和消費金額,對符合公務卡結算范圍的公務支出才能予以報銷。不予報銷的部分,由持卡人自行償還。這就從源頭上杜絕了公款超額吃喝的可能。
【記者觀察】
杜絕吃喝需滌清官場潛規則
公款吃喝、鋪張浪費,不僅不得人心,事實上在官員群體中也不乏怨言。河北省一位基層干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公款吃喝只是表象,背后是更大的利益交換。”大部分地方官員其實也不喜歡大吃大喝,既有損黨風,也有害健康。但是因為這些不良的官場風氣以及“潛規則”盛行已久,不吃喝就很難辦成事,導致官員縱然不愿意,也不得不吃。
《人民日報》5月1日發表評論文章《剎住“低調的奢華”》指出,公款吃喝積習難改,頂風作案背后,其實是職務腐敗、權力瀆職在作祟。“不正當的官商勾肩搭背、不正派的官場人脈交際、不正常的人情買賣求人之風,往往就暗藏在見不得光的觥籌交錯中。不把權力關牢關緊,就無法斬斷公款吃喝暗流。”
正因如此,4月29日的《學習時報》發表評論文章,甚至拋出了“‘八項規定’可治干部‘百病’”的觀點。“百病”不只包括作風、文風、學風等形式主義的毛病,更包括領導干部身體上的“亞健康”,以及因缺乏足夠時間進行情感溝通而引發的“家庭病”。
【關鍵詞】
●禁酒令
“八項規定”出臺后,中央軍委迅速跟進出臺了“禁酒令”,首次在全軍范圍內明文規定接待時不喝酒。隨后,海南等全國多地紛紛效仿出臺相關政策。
“禁酒令”下,原先動輒2000多元的高檔白酒,價格甚至已守不住千元關口。事實表明,以往某些名酒價格“只漲不跌”,正是公款吃喝在為其“撐腰”。
不過,嚴令之下,仍有少數官員鋌而走險,自作聰明地以“學習紅酒知識”等理由消費高檔酒水,甚至想出了撕標簽、“礦泉水瓶裝茅臺”這樣的歪招來應對。
●奢侈品寒冬
開年以來,隨著中央“八項規定”、反對鋪張浪費等措施的貫徹落實,公款消費急劇“收緊”,一直“牛氣沖天”的奢侈品銷量應聲“下落”。
據新華社報道,去年絕大多數品牌銷售業績沒有達到年初定下的目標,最多的少了30%以上,近年罕見。一家奢侈品店員表示,由于稅務局查得嚴,以辦公用品為名目的發票暫時開不出來,頂多只能將珠寶、手表以“皮具”名義出售,銷量下滑兩成左右。
●“車輪”反腐
“購買新車時,一律選購符合規定標準的國產自主品牌汽車。”今年以來,各地紛紛下發規定,公務用車采購向價廉質優的自主品牌汽車傾斜。
專家表示,當前中央對于“車輪腐敗”治理的決心加大,然而公車亂象治理還需防范變相突破規定。“一些如低買高配、二次升級,以‘接待專車’‘下鄉專車’等各種名目購買超標車輛,下級企業購買超標車供上級機關‘借用’等違規行為,要明確其性質,嚴格懲戒。”
●清退會員卡
5月27日,中央紀委下發通知,要求紀檢監察系統在職干部職工在6月20日前自行清退所收受的各種名目的會員卡。
近年來,一些政府官員以“會員”身份出入包括餐飲、休閑娛樂和私人會所在內的高檔消費場所,相對隱秘地進行奢侈消費,已經顯現出了一種新型的“會員卡腐敗”。(南方日報記者 戎飛騰 陳晨 實習生 湯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