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跟著毛主席在大風大浪中前進”這張著名照片,就是錢嗣杰趴在船頭搶拍的

圖為:毛主席昔日用過的物品(三張圖片均由武漢東湖賓館提供)
毛主席曾說過:“天下的水,只有武漢的好。”
毛澤東同志故居陳列館館長鄭敏庭解釋道:“這‘水’,一是奔騰不息的長江,一是浩瀚博大的東湖。或許正是這一動一大,契合了毛主席崇高豪放的審美情趣。”
今年是毛澤東誕辰120周年。這幾日,隨著若干珍貴老照片的曝光,毛主席在漢的那些歲月,顯得愈加清晰和親切。
東湖賓館新展出四百幅毛澤東珍貴照片
毛主席曾下榻武漢東湖賓館44次,短則十天半月,多則達半年之久,東湖賓館成為毛澤東在建國后除中南海外居住次數最多、時間最長的地方,他曾詩意地稱這里為“白云黃鶴的地方”。
位于武漢東湖賓館的毛澤東同志故居近日重新布展,并對外開放。
日前,記者探訪了重新布展后的毛澤東同志故居,這里展出了毛主席在東湖賓館使用過的部分生活用品、珍貴音像資料、信件手跡等,以及精心打造的漢白玉毛主席座像和硅膠人像。
據毛澤東同志故居陳列館館長鄭敏庭說,其最大的亮點是展出了四百幅珍貴歷史照片,其中上百幅照片從未公開發表,是輾轉多地努力搜集而來,這些照片大部分拍攝于東湖賓館。其中,1953年毛主席在蛇山與小商販親切交流的照片、毛主席向群眾揮手致意的照片、毛主席穿補丁睡衣的照片,都令人記憶深刻。
新布展的陳列館分六大板塊,通過豐富的照片、音像和實物等,反映了毛主席下榻東湖賓館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其中一個板塊對“毛主席情系東湖、夢牽梅嶺”作了全方位解讀:春秋戰國時期,湖北、湖南同屬楚國,博大精深的楚文化發祥于此。毛主席深諳楚文化,他推崇的歷史人物有同屬楚人的屈原,可以想象其對荊楚大地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毛澤東隨身專職攝影師錢嗣杰來漢簽售
“我從來不對主席擺拍”
昨日上午,人民文學出版社新書《毛澤東正值神州有事時1964—1969》,在武昌中央農民講習所舉行簽售活動。該書作者之一、毛澤東昔日隨身專職攝影記者錢嗣杰,以及毛澤東貼身衛士田云毓,毛澤東警衛王明福出席了簽售儀式。
首度曝光百幅珍貴照片
錢嗣杰今年85歲,為毛澤東第三任專職攝影記者,任職時間為1964年夏到1970年初。《毛澤東正值神州有事時 1964—1969》系毛澤東專職攝影記者錢嗣杰與紅墻女作家顧保孜合作而成的一部新作。此書時間跨度自1964年至1969年,主要講述了文化大革命爆發前后中國最為動蕩時期毛澤東的重大政治活動和個人生活。書中載入的一百余幅毛澤東文革歲月珍貴照片,百分之九十屬于首度曝光面世。
談起生平最滿意的作品,錢嗣杰說:“在武漢拍攝的《跟著毛主席在大風大浪中前進》我比較喜歡,而且主席本人也很喜歡。那是一張富有象征意義的照片,照片在《人民日報》刊發后,很快,‘跟著毛主席在大風大浪中前進’就成為家喻戶曉的一個口號。”
從不對毛主席擺拍
談起給毛主席拍照的歲月,錢嗣杰飽含深情地說:“雖然我跟在毛主席身邊好幾年,但是,我從來都不對主席擺拍。主席有一種威嚴,那時候相機還是膠片的,一個動作最多也就兩三張,只能是攝影記者自己找角度,想辦法。”“對于時常在身邊按動快門的攝影師,主席的反應是不干預”,錢嗣杰回憶道:“你什么時候照,你愿意照你就照,從來沒拒絕過我。當然,他更希望我多照一些和群眾在一起的場面。”
(記者海冰 宋雙慶 文俊 程平 實習生 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