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鄉縣衙“得失”名聯重現的機緣
因習近平總書記在一次座談會上的引用,內鄉縣衙三省堂前的“得失”對聯近日名聲大噪,引來多地官員組團學習參觀。鮮為人知的是,這副名聯曾消失了80年之久,最終是靠兩位耄耋老人的回憶,才重見天日。
東方今報記者 張定有
通訊員 苗葉茜/文圖
九老聚首話“得失”
昨天,內鄉縣衙三省堂前,64歲的老館長王家恒分外忙碌。
當天上午,他一遍又一遍地向游客講述著堂前對聯的前世今生。
自11月26日習近平對山東菏澤市、縣委書記念了此聯后,遠在河南的內鄉縣衙,瞬時出現了一股觀瞻楹聯熱潮。
從1987年起,至2002年王家恒一直擔任內鄉縣衙博物館館長,當時正值內鄉縣衙保護、搶修期,關于“得失”之聯的重現經過,老人記憶猶新。
王家恒說,他任館長不久,曾就縣衙建筑規制、布局、各主要建筑的功能及室內陳展原貌,在全縣范圍內廣泛走訪。
早在1984年10月18日,掌握縣衙情況的周照西、王有才等九位耄耋老人也曾被請到了縣衙,在那次座談會上,周照西的一段話,也引起了大家的興趣。
周照西當時說,他家離縣衙很近,小時候自己經常混入縣衙玩耍,依稀記得縣衙三省堂前掛有一副對聯。因為聯文讀起來朗朗上口,幼年時他就能背誦如流。
那副對聯就是: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
與會的王有才老人也證實了對聯的存在,但又稱民國初年之后,就再也沒有見到。
名聯“復原”
當時,內鄉縣衙把那次座談會稱為“九老會”,并把復原三省堂楹聯,列為縣衙整體復原陳展方案之一。
然而,“九老會”之后近7年時間,“得失”之聯并未能出現。
1991年4月,內鄉縣衙召開學術研討會,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朱家溍,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史樹青等一批專家到場。
王家恒抓住機會,就三省堂楹聯的有關事項向專家請教,專家們聽后稱贊有加,皆嘆此聯為難得的衙署佳聯。
朱家溍叮囑王家恒:此聯定是一位有抱負、有作為的為政者之作,一定要依照此聯原狀制作,若掛于三省堂,定有大獲。
可惜的是,當時三省堂已成險房,亟待修葺,朱老的囑托未能及時落實。直到1992年5月,內鄉縣衙才根據老人們所描述情形,原狀制作了這副楹聯,并懸掛于三省堂前抱柱上。
果如朱老所料,此聯掛起后,短時間內受到了廣大游客交口贊譽。
1993年12月17日,中國古建筑三泰斗—單士元、羅哲文、鄭孝燮考察內鄉縣衙,對此聯也是贊不絕口,單老甚至稱之為他所見的“國內唯一名聯”。
此后,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考察內鄉縣衙,均給予此聯高度評價并多次傳說。
撰聯人之謎
該對聯掛出后,盡管獲譽無數,但作者是誰卻一直是個謎。
1999年5月25日晚,王家恒接到時任南陽市委副書記、市長王菊梅的電話,王菊梅要求內鄉縣衙盡快查清三省堂楹聯出處。
當天晚上,王家恒立即組織會議討論,決定再次邀請了解縣衙情況的老人座談請教。
第二天上午,當年座談會九老除周照西等三老已作古,其余六老按時到會。座談時,其中的馬錫瑞老人講,幼年時,他聽在縣衙吏房作書吏的爺爺曾多次說過,三省堂那副膾炙人口的楹聯,是當時的高知縣所撰。而時已87歲高齡的王永昌老人也回憶,印象中三省堂楹聯上,刻有“會魁高以永”五個字。
再結合清代《內鄉縣志》上“高以永,字子修,浙江嘉興人,康熙十二年(1673)會魁,(禮部會試中單科奪元者)。康熙十九年(1680)知內鄉縣事”等信息,經過反復推敲、核查,王家恒他們最終確認:內鄉三省堂楹聯為康熙十二年奪得會魁、康熙十九年內鄉知縣高以永所撰。
事后王家恒才知道,當時市領導之所以要求盡快查清楹聯的來源,是因為不久后黨和國家一位主要領導人考察路過南陽。
2000年,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張志和先生受邀書寫此聯時,特加上了“康熙十九年知縣高以永撰”的注解。
為官楹聯 自勉警世
其實,在內鄉縣衙內的“為官楹聯”,遠不止這一副。在內鄉縣衙內,各種各樣的對聯隨處可見,共35副。
內鄉縣衙博物館館長王曉杰介紹,楹聯文化、官署文化是內鄉縣衙的兩大特色,官署文化突出體現在衙內的楹聯上,主要建筑物的門前都有一副楹聯。這些楹聯對仗工整,筆法遒勁。諸如“為政不在言多,須息息從省身克己而出;當官務持大體,思事事皆民生國計所關。”“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負民即負國,何忍負之。”等,大多數是為官從政、為人處世的自勉警世之言。
王曉杰說,即便在今天,人們仍能從這些楹聯中辯證地領悟出如何做一個好官。
楹聯文化、官署文化是內鄉縣衙的兩大特色,官署文化突出體現在衙內的楹聯上,主要建筑物的門前都有一副楹聯。(東方今報)
延伸閱讀:
記者探訪河南內鄉縣衙 揭秘習近平所引用對聯來歷
因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對市縣官員的一番談話,使河南內鄉縣衙本已廣泛流傳的一副名聯,再度成為人們競相覽閱的熱點。
記者了解到,內鄉縣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1304年),現存建筑大多為清代所建,主要建筑物門前都懸掛有楹聯,共有35幅,以語言精練、寓意深刻而令人贊不絕口。【詳細】
習近平:莫以百姓可欺 自己也是百姓
據新華視點報道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6日在菏澤召開的座談會上指出,"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習近平26日在菏澤召開座談會,同菏澤市及各縣區主要負責人座談。他表示,一張藍圖繪就后,就要一任接著一任干。過去確定的東西,正確的,就要堅持下去。當然隨著認識加深,不正確、考慮不到位的,也要與時俱進。關鍵是實干苦干,穩扎穩打,最后總會出成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