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0日電 香港《大公報》網站10日刊文稱,王岐山執掌中紀委已經1年有余;通過梳理不難發現,中紀委通過多條路徑拓權,主動出擊強化監督反腐,加強對于黨員領導干部的約束。
文章說,王岐山做了四件事情。第一件就是改變了組織結構,強化了監督的作用。今年5月,中央紀委監察部完成了最新一輪的內部機構調整。負責查辦案件的8個紀檢監察室,擴充為10個。
第二件事情,提高了巡視組在黨風廉政建設上的作用,強塑了巡視組“欽差大臣”的形象。在履新中紀委之后的2013年,王岐山推動了巡視組的巡視工作,將之發展為有效的反腐利劍。截至目前,中紀委已經開展了兩輪的巡視。在第一輪巡視工作中,巡視組所涉及江西、湖北、貴州以及人民大學都有所斬獲,其中多省均有省部級官員落馬。
第三件事情,就是通過條例和通知等方式,加強對于黨員領導干部的約束。近日,中紀委又發布了《關于嚴禁元旦春節期間公款購買贈送煙花爆竹等年貨節禮的通知》,以此約束黨政領導干部。包括此前對于公款吃喝的抑制、清卡行動都可算作此類。
第四件事情,則是通過紀檢制度的改革,加強了中紀委對于旗下紀檢組織的領導。在王岐山治下,開始逐步落實對于地方紀委的垂直領導。侯凱接任楊曉渡的上海市紀委書記,這被媒體視為垂直領導的開山之作。此外,中紀委還加強對于黨的機構的紀檢工作。
三中全會閉幕后,中紀委翌日即在京召開會議,就中紀委的改革作出部署。中紀委將向有中央四大直屬部之稱的中宣部、中組部、統戰部和中央對外聯絡部派駐紀檢組,取代原有在編制上隸屬于各自部門的紀檢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