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敗應做好風險評估”一文引發爭議
原作者郭文亮接受專訪回應質疑——提防“大老虎”反撲絕不是弱化反腐
8月6日,各大門戶網站在顯著位置以《反腐要提防“大老虎”們聯手反撲》為題,推出中山大學黨史黨建研究所所長郭文亮教授的文章,文章指出,“大老虎”們絕不會坐以待斃,為保護既得利益,必然負隅頑抗,甚至聯手反撲。
此觀點一出,立即引來各界對當前反腐局勢的強烈關注。有人發文稱強調反腐風險是作者“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甚至認為作者“信仰不牢”。
昨天下午,《法制晚報》記者采訪了原文作者,他向記者講述了文章出爐的始末,并強調無論多大的“老虎”都要一抓到底,這是民心所向,而此間應做好防其聯手反撲的充分準備。
回應質疑 沒人授意我寫這篇文章
法制晚報(下稱“法晚”):文章發表后,網上有不少人質疑,懷疑是有人授意您寫的?
郭文亮(下稱“郭”):我是廣東省省委機關黨建咨詢方面的專家,經常參加一些省里面關于黨建方面的會議。廣東一直是我國反腐斗爭的先頭兵,十八大召開前,中央多次來廣東調研,我參加了多次調研和各類討論,對反腐工作的很多問題都進行過思考。
文章發表后,很多朋友打來電話,問我是不是迫于某種壓力才寫的這篇文章,我給他們的回答是:確實沒有任何人授意我,而是完全根據我的課題研究需要才寫的這篇文章。
如果真有人授意的話,這件事情反而喪失了正面的意義,成為一種真正的權力反腐。我是從學術的角度研究,目的為了今后能更好地開展反腐敗斗爭。
是國家課題的階段性成果
法晚:這篇文章是《人民論壇》雜志給您的命題約稿嗎?
郭:我這篇文章并不是給他們寫的。制度反腐我已經研究了好幾年了,最近幾年我的課題主要研究黨的建設、權力制約監督等內容,反腐風險評估正是我研究的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中的一個內容。
當時我寫這樣一篇文章,是作為“構建科學有效制約權力運行的保障機制、防范機制和懲戒機制”課題的一個階段性成果要報,這個課題我是2013年8月拿到的,當時還沒有研究到反腐敗風險這個問題,風險問題是近期才開始研究的。
我本來是準備投稿給國家社科基金委的,恰好7月30日《人民論壇》向我約稿,于是我就把這篇寫好的東西交給編輯了。當時正好已揪出了好幾只“大老虎”。
防風險是為更有力地“打虎”
法晚:對于一些人說您反腐“信仰不牢”,您能接受嗎?
郭:文章的原標題并不是“大老虎聯手反撲”,而是比較中性的,很多網站為了吸引眼球,沒經我同意就把標題改成現在這樣了。不過也正因如此,文章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反響。文章發出來后,網上有好幾萬條評論,有很多人不同意我的觀點。
有不同觀點很正常,但有的同志并未真正理解我文章的用意,有些還發表了一些感情宣泄,甚至帶有人身攻擊的觀點,說我是腐敗分子的代言人。
其實他們是沒看懂我的文章。我的文中明確寫道,充分估計反腐可能引發的風險,不是要降低反腐力度,相反正是為了制定更科學周密的對策,以便更好地將反腐斗爭進行到底。
我認為,和腐敗分子斗爭,應先摸清對手情況。下一步反腐敗工作力度不能減,但應考慮防止“大老虎”反撲。
我之所以研究這個問題,實際上也是為了更好地反腐、更好地打“大老虎”。
要想更好地和腐敗分子做斗爭,當然是先要把對手的狀況搞清楚了,為自己的進攻做好準備。
反腐建言“大老虎”還得接著打
法晚:對于今后我國的反腐工作您有什么建議?
郭:反腐要取得讓人民滿意的效果,必須進一步加大斗爭力度,既要大力“捕蠅”,更要強力“打虎”,特別是要徹底鏟除其背后的腐敗網絡。不如此,就很難真正遏制住腐敗勢頭。
當前反腐的力度不能減少,高壓態勢不能改變,甚至還要加強這種反腐斗爭的力度。
現在反腐的任務還是比較艱巨的,如果打了一個“大老虎”之后就不繼續打擊了,或打擊得少了,將不利于我們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維持,而且老百姓也是不會答應的。所以,我覺得對于腐敗還是應該繼續保持高壓、嚴打的勢頭。
▲中山大學黨史黨建研究所所長郭文亮教授
腐敗官員無論級別多高都要一抓到底
法晚:打“大老虎”時要注意什么?
郭:只要是有腐敗行為,不管是哪個人,不管是哪個級別,都要一抓到底,絕不能到誰就截止了。
“大老虎”的貪腐如果涉及到黨紀政紀的問題,當然要按照黨紀政紀進行處罰;如果涉及到違法問題,也勢必要按照司法查處,而不會因為他地位高、怕影響什么就放棄司法查處。
制度防腐是反腐最終目標
法晚:反腐敗斗爭的最終目標是什么?
郭:最終目標是要建立一套防止腐敗的制度機制。我認為,當前的反腐敗斗爭要完成一個重要的轉折,即從最初的權力反腐轉為法治反腐,從運動反腐轉為制度反腐。
可從教育、保障、防范和懲戒四個方面,建立起一個系統的立體的制度保障。如果制度沒有建立起來,抓再多的腐敗分子,也無法防止腐敗行為前腐后繼。腐敗分子們會認為自己被抓住只是自己運氣不好。
法晚:這套制度具體如何設計?
郭:首先要有一個整體反腐的頂層設計,明確一個整體的目標、方向、任務,要有一個整體上的評估和布局。不能指望在短時間內集中地把腐敗分子都抓到、打下來。
同時,要教育官員不愿腐、不想腐,守住自己的底線。其次,通過保障制度充分地保障公務員、官員的適當利益,使他們沒有必要去腐。
如果還是有人想貪,那就需要一個防范機制,讓他們貪不了。
最后用懲戒機制建立起最后一道防腐防線,對于那些不接受教育、防也防不住的貪腐官員,進行嚴厲的懲戒。
原文觀點
2014年8月4日,《人民論壇》雜志發表題為《反腐風暴的風險評估與防范》的郭文亮署名文章。文中提到,應提防反腐敗斗爭中的三大風險。
一是“大老虎”們的聯手反撲。“打虎”力度不斷加大,腐敗分子決不會坐以待斃。為保護既得利益,必然負隅頑抗,甚至聯手反撲。
二是人民群眾的心理承受能力。人民群眾對黨中央不斷加大反腐力度是發自內心的支持和擁護的,但要對不斷加大反腐敗力度進行周密的頂層設計。
三是敵對勢力借機大肆攻擊煽動。要防止國內外敵對勢力尋找各種機會,借腐敗問題大肆攻擊中國共產黨。
因此,應加大反腐斗爭力度的風險防范對策。
首先,必須充分論證,制定出一套目標明確、計劃周延、程序科學、方法得當的頂層設計方案。
其次,要有計劃、按步驟反腐,避免因短時間內“疾風驟雨”式的反腐而引發的風險。
再次,構建起全面系統的防范和懲戒腐敗的制度體系,從根本上遏制腐敗蔓延的勢頭。
郭文亮此前反腐與黨建文章
1.《“權利維穩”漸成趨勢》:《人民論壇》2012年11月
2.《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南方日報》2012年11月19日
3.《“四個監督”合力運行令人期待》,《檢察日報》2012年12月21日第3版
4.《民主監督要靠有限制度保障———從“表哥”“房叔”落馬看我國官員財產申報制度的失靈與修復》,《求實》2013年第4期
5.《從“權力維穩”到“權利維穩”的必然選擇———基于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視角》,第二作者,《求實》2013年第7期
6.《反腐風暴的風險評估與防范》:《人民論壇》;2014年8月4日
本版文/本報記者紀欣
(法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