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多警種地毯式搜索,北江監獄監區長親手抓獲李孟軍
前日上午8時40分許,位于韶關市的廣東省北江監獄發生一起犯人越獄事件。隨后在武警、公安、監獄等多警種的合力追捕下,昨日下午2時23分,終于將脫逃罪犯李孟軍成功抓獲,抓獲地點距監獄不到1000米,就在監獄西側一塊雜草叢生的廢舊廠區內。隨后,李孟軍四肢被綁,躺擔架上被押回監獄。
新快報記者 李辰曦 黃瓊
抓獲地點距監獄高墻不足1000米
昨日下午3時許,新快報記者聞訊趕到李孟軍落網的地點,只見該處是一塊荊棘雜草叢生的荒地,距離監獄的高墻不足1000米。來到荒地需要穿過一片茂盛的竹林,荒地內的雜草均一人多高。與荒地一墻之隔的是一間已經廢棄的工廠車間。
一名參與追捕的民警告訴新快報記者,率先發現李孟軍的兩名民警之一,正是北江監獄監區長。當時警方通過觀看監獄分布在西側墻外的監控視頻發現,李孟軍并沒有在監控范圍內出現,因此將線索鎖定在了監控盲點的范圍。隨后警方對附近的廢棄工廠以及竹林展開排查。
在水溝盡頭落網 當時似受傷未愈
據介紹,兩位民警來到事發地后,發現荒地被工廠環繞,雜草叢生,平時鮮有人至,一人多高的雜草也為李孟軍藏身提供便利。隨后兩名民警經過縝密的觀察后發現,荒地南側緊挨著工廠圍墻的一條臭水溝,似乎有人經過的痕跡。于是兩人前往查看,在水溝的盡頭,在一個紅色大煙囪附近發現了躲在草叢內的李孟軍。兩位民警見狀,迅速上前將其制服。附近的警力接報后,火速趕往現場支援。
下午3時10分許,一輛警車將李孟軍押送回北江監獄,只見李孟軍雙手雙腳被捆綁,身穿黑衣黑褲,臉上滿是污漬,其雙眼緊閉,躺在擔架上,很快被抬進監獄。據悉,李孟軍落網時似乎仍受傷未愈。
省監獄管理局副局長陳達超:
將加大排查隱患力度以防類似事件再發生
昨日下午2時23分,省監獄管理局副局長陳達超在北江監獄就關于成功抓獲逃脫犯李孟軍一事進行了通報。據通報,在抓捕過程中,幾方警力都付出了很大努力,武警通宵達旦包圍,公安夜以繼日沒有休息,監獄警察更是全力以赴沒有一點松懈,人民群眾積極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線索,最終在圍捕的重點區域全力合作抓獲罪犯。
陳達超表示,追捕細節目前不宜公開,下一步將反思內部管理工作,加大排查隱患力度,把隱患從根本上消除,以防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記者直擊無死角追捕細節
武警告訴村民如發現衣服丟失要報警
脫逃事件發生后,記者隨即也趕到現場一探究竟。這兩日,新快報記者直擊了地毯式搜索罪犯李孟軍的一些細節,搜索密度可謂完全沒有死角。
前日晚上11時30分,新快報記者驅車趕往廣東省北江監獄,從韶關市建設路駛入246省道,距離北江監獄還有5公里的地方,發現道路已戒嚴。只見道路兩旁每隔十米左右便有1至3名持槍武警把守,沿途有警方人員設卡排查可疑車輛。而當記者來到距離北江監獄3公里的位置時,道路已經被封鎖,在十里亭路與碧亭路交界位置,有警方人員以及武警的裝甲車設卡,一塊指示牌上明確寫著“前方封路,車輛繞行”。不少住在附近的村民稱,此時正有大批警方人員在周邊村落、工廠、田野、山坡進行地毯式搜索。
距北江監獄西側這段圍墻不足一公里的靖村,有上千戶住戶。當地村民向新快報記者透露,事件發生不久,高墻內突然傳出刺耳的警報聲,警報大概持續數分鐘。幾小時后,村名們便看見有持槍武警進山搜索。村民王先生稱,武江旁延綿幾公里的芭蕉地,十多名荷槍實彈的武警戰士肩并肩進入,搜索密度完全沒有死角。“昨日上午有武警來我家問話,還告訴我,如果發現家里衣服不見了,也要趕快報警。”村民胡先生說。
他為何能逃出高墻?
追問廣東北江監獄重犯越獄事件三大疑點
據新華社電 脫逃事件發生后,引發了社會強烈關注,不少群眾質疑,為何高墻矗立,電網重重,警衛森嚴,卻“放”走了一名重刑犯?到目前為止,李孟軍從北江監獄逃脫的現場仍處于封鎖當中,不準他人進入。監獄方面以“細節不宜公開”為由沒有做出更多披露。但記者通過走訪監獄外圍,還是發現了不少值得注意的“蛛絲馬跡”。
疑點一
為何光天化日之下逃離40多分鐘無人發現?
有人質疑,李孟軍與吳常貴逃離生產區40多分鐘,且發生在光天化日之下,卻沒有人發現。
多名廣東省監獄系統的內部人員告訴記者,兩名重刑犯翻墻越獄的地方沒有“視頻監控”。根據廣東省監獄管理局1日的通報,重犯能夠脫逃的原因之一是北江監獄警戒設施陳舊,正在進行改造。
陳達超坦承:“這一事件的發生,說明我們監獄在內部管理上、在隱患整治上存在著漏洞。”廣東省監獄管理局的網站顯示,北江監獄始建于1951年,年代久遠。
記者此前調研發現,在廣東,這樣的“老監獄”并不少,且多數都是設施陳舊,長期缺乏資金投入,尤其在粵北山區一帶,坪石、懷集等多個“老監獄”都是如此。
內部人士透露,這幾年監獄一直在推動改造,但因為資金不足進展不甚明顯。
疑點二
身高1.72米的罪犯能翻過規定應5.5米以上的圍墻嗎?
記者查閱監獄設計標準發現,一般監獄圍墻的高度達到5.5米以上。而身高1.72米的李孟軍又是怎樣翻過圍墻的呢?
根據廣東省監獄管理局的信息披露,李孟軍和吳常貴通過“搭人梯”的方式爬越圍墻,吳常貴被電網擊中,掉進圍墻內,李孟軍越過圍墻,繼續逃跑。
記者沿北江監獄外圍察看發現,監獄圍墻的西部大部分依山而建,經目測足有100多米長,圍墻外10米左右高的山坡上是灌木叢,山坡下就是一條公路,過往貨車較多。試想李孟軍翻越圍墻后,再從山坡順勢下來并非難事。
記者發現,這段圍墻新舊接合,至少有30多米長為舊圍墻,其高度明顯比新圍墻要矮許多。對此,有監獄內部人士承認,監獄圍墻正在維修中,但這樣的半山半墻的確不合標準。這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李孟軍就是從這段新舊接合部的圍墻逃走的。
記者看到,在新舊圍墻的接合部,有兩處哨樓,哨樓的旁邊則是監獄內的一棟廢舊廠房,經目測只有幾米的距離。有內部人士認為,墻內廢舊建筑物離圍墻很近,這很可能也“方便”了逃犯借力翻墻。珠三角地區一所監獄的內部人員透露,北江監獄不是“獨此一家”,其實他所在的監獄圍墻也達不到要求。
疑點三:
逃犯是如何避開獄警看守的?
據陳達超介紹,1日上午8時40分許,北江監獄罪犯李孟軍與吳常貴在車間勞動時趁警察不注意,溜到消防通道撬開安全門,竄到生產區和生活區隔離圍墻邊。約9時22分,二人通過搭人梯方式爬越圍墻。
在這40多分鐘里,二人是如何避過獄警看守的呢?廣東省監獄管理局給出的解釋是,監獄廢舊危樓沒有及時拆除,遮擋武警哨兵執勤視線,導致罪犯脫逃。
記者在現場發現,事發的圍墻部位情況復雜,但僅有一處哨樓。一些內部人士認為,除此之外,也不排除警力布置出現了問題。事發當天恰逢周六,不少干警輪休,在監獄值班的獄警人數不多,有經驗的逃犯很可能精心策劃,利用了這一時機。
盡管李孟軍已被帶回監獄,如何做到“亡羊補牢”仍然面臨困難重重。北江監獄,昔日是建在荒山野嶺的勞改農場,如今周邊已經變得車水馬龍、交通便利。記者在現場看到,監獄的四周雖然山脈綿延,但緊挨著村居和工業區。在附近經營一家小商鋪的吳先生說,這次雖然有驚無險,但還是希望監獄加強監管,畢竟村民居住的地方與“風險”只有一墻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