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北京2月6日電(記者陳君 朱青)文藝界并非中國反腐風暴的化外之地。安徽檢方近日決定以受賄罪逮捕安徽廣播電視臺原臺長張蘇洲。去年下半年以來,中部地區的這家省級電視臺已有多名中高層干部因涉嫌貪腐接受調查。
中共十八大以來啟動的反腐風暴在兩年多的時間里“打虎拍蠅”,現在已日漸深入擴展至中國的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文藝界領域。
此前,中央電視臺系列案件已經顯露出文藝界反腐的端倪,而曾權掌安徽廣電長達8年的正廳級官員張蘇洲此番落馬,更是反腐深入的直接證明。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去年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
不過,一些文化人在有了名氣之后,無意于文化創造本身,而是濫用名氣以結交權錢,鞍前馬后,牽線搭橋,充當掮客從中謀取私利,進而涉嫌貪腐、無法自拔。還有一些藝人不潔身自好,屢屢因吸毒、嫖娼被暴露在閃光燈下。作為具有導向性的公眾人物,文藝界人士的負面言行將對社會風氣造成不良影響。
安徽省作協副主席潘小平說,攀附權力的文藝無疑是對文藝的污染,對于具有廣泛公眾影響力的文藝圈重拳治理貪腐,不僅顯現出中國對于反腐的深入和決心,更有利于整個文藝圈健康純粹的發展,風清氣正的文藝圈也更加能夠帶給公眾正面、向上的影響力。
反腐不留死角、沒有空白,文藝界反腐是中國反腐工作深入的必然選擇。中紀委委員、中紀委駐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紀檢組組長李秋芳上周接受在線訪談時表示,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領域“不是清水衙門”“不能說完全是一片凈土”“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有它的一些腐敗風險”。
作為“圈內人士”,甘肅省政協委員、演員彭丹指出,文藝界某些區域存在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的腐敗現象,“潛規則”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文藝界反腐已經啟動。中紀委官員表示,將深入調查影視業“潛規則”。其中,影視劇購銷、廣告經營等容易滋生腐敗的領域已被列為2015年反腐重點。據悉,張蘇洲等人的貪腐行為涉及電視劇采購、廣告投放、工程建設、服裝采購、旅游業務承辦等領域。
官員書畫家、官員攝影家、官員收藏家……現在越來越多的被查貪官頭頂“雅號”,貪腐官員與文藝圈的交集不斷被揭露也讓公眾把目光聚焦文藝界。
長期從事藝術品中介及演藝經紀的業內人士秦磊(化名)說:“官員在書畫、攝影、藝術品收藏上有愛好,他們的書畫每平方尺以高昂的價格被有心‘交往’的人收購,而一些明星通過走穴牟利,甚至充當商人和官員之間權錢交易的‘中介’。”
這也是文藝界反腐的難點所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劉藩說,近年玉器、古董、字畫等“雅賄”更加突出,與傳統行賄方式比起來“比較好聽”,方便利益輸送,且這幾年收藏市場行情好,具有增值的可能,獲利空間大,隱蔽性強,易鉆法規的空子。
加強官員財產申報的制度建設或許是防堵漏洞的好辦法。按照中共中央組織部新印發的《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表》,領導干部的書畫、寫作收入也是需要如實向組織匯報的事項。如果隱瞞不報,將不得提拔任用、不得列入后備干部人選。
落馬的河南省委原常委、鄭州市委原書記王有杰曾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還有一本書法集出版。他在任時書法價格為每平方尺超過千元,落馬后起拍價僅30元也無人問津。各地像這樣的“官員書法家”還有不少。
作家譚旭東表示,首先要讓政府官員從文聯、作協各協會中退出來。尤其是書法、美術協會,官員多,政客多,造成了文藝名利場。其次,官員出書也是不少人的撈錢項目,應該徹查。“這既是清除文藝腐敗,也是保護綠色生態。”
隨著中紀委和各地加強對領導干部違規舉辦、參加書畫展、筆會活動的清理,官員請辭書畫、文藝協會“職務”漸成趨勢,更多的文藝界“潛規則”也將暴露在陽光下。民眾期待,揮向文藝界的反腐利劍能斬斷權力與文藝之間的黑色勾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