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與中外記者會面,并回答記者提問。
今年的記者會上,共有17位記者提問,其中多個問題與經濟有關,其他問題涉及環境治理、簡政放權、反腐、臺灣問題、中日關系、中緬邊境局勢等。
17個關鍵詞,回放李克強答記者問。
房地產市場:
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需求是剛性的
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住房既是經濟問題,更是民生問題。中國政府要做的就是要為低收入住房困難群體提供住房保障。今年,我們在改造棚戶區、城市和農村危房方面還要加大力度,各增加100萬套。中國政府有保障群眾基本居住條件的責任。
房地產市場有其自身的規律,中國國土面積遼闊,有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小城鎮,情況各異,所以我們要求強化地方政府合理調控房地產市場的責任,因地制宜,分城施策。中國城鎮化進程還在加快,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需求是剛性的,鼓勵居民自住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產長期平穩健康發展。
電子商務和快遞等新業態:
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中國經濟會飛起來
在場的各位都有網購的經歷,我也不例外,我網購過,最近還買過幾本書,書名我就不便說了,避免有做廣告之嫌。但是我很愿意為網購、快遞和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做廣告。因為它極大地帶動了就業,創造了就業的崗位,而且刺激了消費,人們在網上消費往往熱情比較高。
這使我想起最近互聯網上流行的一個詞叫“風口”,我想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會使中國經濟飛起來。不過我也想到今天是“3·15”,是保護消費者權益日,不管是網上還是網下的實體店,都要講究誠信,保證質量,維護消費者的權益。
改革:
忍痛也得下刀
簡政放權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權是要觸動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因為簡政放權有利于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激發市場活力,也可以用它去頂住經濟下行的壓力。去年我國經濟速度放緩,但是就業不減反增,簡政放權起了很重要的支撐作用……人們不是常說,穿鞋要合腳,施政也要利民惠民。
反腐:
不論是誰都不能在法外用權
首先還是要依法治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論是誰都不能在法外用權。二是要推進體制改革。比如簡政放權很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堅決打掉尋租的空間,鏟除腐敗的土壤。三是要加強監督和教育。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受到社會的監督。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既要懲治亂作為,也反對不作為,庸政懶政是不允許的。門好進了、臉好看了,就是不辦事,這是為官不為啊,必須嚴肅問責。
中國經濟新常態:
既要謀勢,又要做活
我并不否認,中國經濟面臨著下行的壓力,有多重風險,關鍵在于新常態下要在穩增長和調結構中間找到平衡點。這就使我想起中國人發明的圍棋,既要謀勢,又要做活,做活有兩只眼。形象地講,穩增長和調結構就是兩只眼,做活了就可以謀大勢,當然這需要眼光、耐力和勇氣。我相信,大家同心協力,有能力保持中國經濟的大盤、基本面持續向好。
創業:
讓更多的年輕人有更多的上升通道
國家的繁榮在于人民創造力的發揮,經濟的活力也來自就業、創業和消費的多樣性。我們推動“雙創”,就是要讓更多的人富起來,讓更多的人實現人生價值。這有助于調整收入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也會讓更多的年輕人,尤其是貧困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上升通道。
單獨二孩政策:
正在進行全面的評估
去年我們已經開始實施單獨二孩政策,現在正在推進,也正在進行全面的評估。我們會根據評估的結果,也考慮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結構變化的情況,權衡利弊,但是必須依照法律程序來調整和完善人口政策。
中日關系:
根子還是在于對那場戰爭、對歷史的認識和能否始終保持正確的認識
當前,中日關系的確比較困難,根子還是在于對那場戰爭、對歷史的認識和能否始終保持正確的認識。堅持正確的歷史觀,就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對于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來說,不僅要繼承前人所創造的成就,也應該擔負起前人罪行所帶來的歷史責任。
金融風險:
允許個案性金融風險發生,按市場化原則清算
中國的確存在著個案性的金融風險,但是我們完全可以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
這是因為中國的經濟還處于合理區間,而且我們的儲蓄率比較高,地方政府性債務70%以上是投資性的,是有收益的,而且我們也正在規范債務平臺,堵后門、開正門。就銀行來說,資本充足率較高,撥備覆蓋面也較廣。雖然不良貸款也略有上升,但是在世界上仍處于比較低的水平。
這里我要表明,我們允許個案性金融風險的發生,按市場化的原則進行清算,這是為了防止道德風險,也增強人們的風險意識。今年,我們就要出臺存款保險制度,而且要進一步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降低企業的資金杠桿率,也可以使金融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兩岸關系:
歡迎臺商包括年輕人到大陸來創業
這里請你傳遞一個帶有“定心丸”的消息,就是大陸將會繼續維護臺資企業和臺商的合法權益,保持對他們的合理優惠政策。而且在對外開放中,我們會先一步對臺灣開放,或者說對臺灣開放的力度和深度會更大一些。我們歡迎臺商包括年輕人到大陸來創業,并且愿意推動兩岸人員交流,拉近兩岸民眾的心理距離。
通縮:
中國并未出現通貨緊縮,也未向世界輸出通縮
關于通貨緊縮,國際上對這個提法有多種解釋,比較一致的就是說一個國家的物價總水平持續出現負增長。中國CPI或者說物價總水平1月份是正增長,2月份漲幅比1月份更高,所以不能說中國已經出現了通貨緊縮。
雖然中國現在的物價總水平比較低,但并不是中國向世界輸出了通縮,你說叫“輸出者”,實際上我們是“被通縮”。我給你舉個例子,去年,我們進口了3.1億噸原油、9.3億噸鐵礦石,量是增的,沒有跌,但是價格下來了,主要是因為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度下跌。對這種“被通縮”的問題,我們有應對,也有進一步的準備。當然,我們更希望世界經濟能走出低迷,實現復蘇。
“搭便車”:
這么大的塊頭搭誰的便車?
中國把自己的事辦好,保持合理的發展,本身就是對世界巨大的貢獻。而且中國還在越來越多地承擔應盡的國際責任和義務。要說中國搭便車,這么大的塊頭搭誰的便車?中國是和大家一起推車。
中美關系:
正在推進中美投資協定談判
中國以發展為第一要務,需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講到中美關系,這是最大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發達國家之間的關系。我們愿意構建相互尊重、合作共贏、互不沖突、互不對抗的新型大國關系。今年習近平主席將應邀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相信會進一步推進中美關系的發展。
毋庸諱言,中美之間存有分歧,但更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妥善處理分歧,可以著力擴大利益的交匯點。這里面有個很大的亮點,就是我們正在推進中美投資協定談判,它是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為基礎的,這本身就是打破合作的天花板,開辟發展的新空間。當然,談判會有個過程,但它向中美、向世界發出了明確的信號,就是中美經貿關系會更加密切,這個中美關系的“壓艙石”會更沉更穩。
“港人治港”:
擔心中央政府會不會收緊對香港的政策,是不必要的
有人擔心中央政府會不會收緊對香港的政策,這個是不必要的……中央政府會繼續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行政長官依法施政,也會繼續加大對香港的支持力度,繼續發揮香港在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獨特作用,使香港、內地在交流合作當中都更多受益,使兩地民眾都滿意,增進兩地人民的福祉。
外交政策:
尊重烏克蘭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
中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烏克蘭問題上一直保持著客觀、公正的立場,我們尊重烏克蘭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前不久,我在歐洲和烏克蘭的總統會面,我跟他說了這段話。他說能不能向外公布?我說沒問題,你把我的原話登到報紙上。同時,烏克蘭問題給地緣政治確實帶來了復雜性,尤其是影響了世界經濟的復蘇進程,我們還是希望這個問題能夠通過對話、談判、協商解決。
至于克里米亞問題,成因比較復雜,我們同樣希望能夠用對話的方式政治解決。我們希望鄰居之間都和睦相處,希望看到歐洲和其他國家共同發展、共贏的局面,這既有利于相關方,也有利于中國。
全民閱讀:
閱讀是一種享受,也是擁有財富
李克強總理在回答人民日報、人民網、人民日報客戶端記者李章軍提問時說:書籍和閱讀可以說是人類文明傳承的主要載體,就我個人的經歷來說,用閑暇時間來閱讀是一種享受,也是擁有財富,可以說終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閱讀能夠形成一種氛圍,無處不在。我們國家全民的閱讀量能夠逐年增加,這也是我們社會進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標志。而且把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把它與工作方式相結合,不僅會增加發展的創新力量,而且會增強社會的道德力量。
中緬邊境局勢:我們有責任也有能力堅決保護我國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在中緬邊界我方一側,一些我國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受到了損失,我首先要向遇難者家屬表示哀悼和深切的慰問。同時,我國政府、外交部、軍方都向緬方提出了嚴正交涉。我們有責任也有能力堅決維護中緬邊境的安全穩定,堅決保護我國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摘自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