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圖片來源:中評社)
原標題:港媒:執政未滿百日就被架空 蔡英文權力現危機
海外網8月16日電 據臺媒報道,“司法院正副院長”被提名人謝文定、林錦芳8月15日請辭,蔡英文撤回送至“立法院”人事咨文重新提名。謝文定曾是“美麗島事件”檢察官,被指有“威權履歷”并遭綠營幾近羞辱的質疑,蔡英文頂不住壓力終于投降。中評社刊文稱,這次人事任命變故,流露出蔡英文擺不平黨內山頭的權力危機;執政尚未百日即出現如此窘境,顛簸四年可以預見,而且恐怕也難有在兩岸關系上的揮灑空間。
文章稱,蔡英文是民進黨2008年失去“政權”后被拱出來當主席的,是一位被寄希望能承擔中興大業的非典型政治人物。在此之前,來自學界的她與民進黨并無太多淵源,2008迄今,她選了一次新北市長、兩次臺灣地區領導人,并未積極建立自己的派系。她的學者性格也缺乏操控派系,以及與黨內勢力合縱連橫的企圖心與手腕。但外界所始料未及的是,她竟在執政未滿百日就被黨內架空,逼她把送出門的人事咨文撤回來、吞下去。
文章指出,民進黨內對蔡英文的張牙舞爪主要源于認知沖突。蔡英文選前再三表示,她若勝選“不會整碗捧去”,黨內如今卻無法忍受她“整碗捧去給別人”。綠營認為,民進黨已全面執政,從“中央”到地方基業穩固,沒道理還要與別人分享資源。蔡任命林全擔任“行政院長”是導火線,之后從被稱為“又老又藍”的“內閣”,到“司法院正副院長”人事,以及近日任用馬英九執政時期的“經濟部長”鄧振中出任“行政院政務委員”,讓綠營爆跳如雷,終于爆發。
蔡英文想要跳脫派系分配框架用人,并不是完全沒私心。她把天王都供起來,提拔黨內中生代、新生代,進行世代交替,要逐步建立“英派”政治。但她太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低估了黨內派系的盤根錯節。這次的“司法院長”人事案可視為黨內的下馬威,對蔡英文予以嚴正警告。
有“南霸天”之稱的高雄市長陳菊15日接受媒體訪問表示,“謝林二人辭退提名雖不至于影響蔡的威信,蔡在未來重要人事安排上應會更加謹慎!边@番話即帶有警告意味。
中評社文章寫道,事實上,在此之前民進黨黨內資源爭奪戰早就鋪天蓋地,各派系動不了一線“部會”,就爭相往公營事業卡位,有本事的就一人搶一塊,吃相難看。蔡英文控制不住這種混亂,“行政院長”林全為了息事寧人能放就放。而從“司法院長”人事案來看,林全的位子搖搖欲墜了,或許只能做到年底依法“直轄市長”任期過半換人不必改選的時程。
文章認為,民進黨兩任領導人,蔡英文和陳水扁最大不同是蔡欲去派系,扁卻是擁抱派系,讓派系互相牽制以達到平衡,其中最明顯就是2006年扁家涉貪、施明德領導百萬人紅衫軍“倒扁”時。天大的風暴來襲,陳水扁便運用各派系都怕對手出線、破壞平衡的弱點,安然渡過危機。而他的8年任期,除了第一任用唐飛當“行政院長”之后,便讓蘇貞昌、謝長廷、游錫堃、張俊雄等黨內大佬都有組閣機會,做得好不好各憑本事。所以當蔡英文決定任用林全組閣時,黨內很多人都無法接受。
蔡英文從2008到2016領導民進黨8年,未執政前各派系擁她為共主,齊力把她推上大位,執政之后就不一樣了。各派系除了眼前的資源爭奪,卡位更是為了接班考慮,大家都不肯松手。
蔡英文目前面臨雙重夾擊,第一是兩岸關系凍僵,政績無法顯現;第二是黨內步步緊逼。在蔡上任滿百日前夕,臺灣指標民調8月15日上午公布最新民調,蔡的滿意度只有45.5%,信任度只有49.2%,兩項數據皆首次低于50%,比馬英九的第一任期更差。蔡的領導力明顯不夠強,個性也不夠果決。從大勢發展來看,蔡除了向黨內派系妥協,短期內也找不到更好的辦法。新潮流出身、目前率領菊系的“大姐大”陳菊揮軍北上組閣指日可待。
鑒于蔡英文的處境,以及民進黨內的權力競逐,兩岸議題已非優先議題,加上國民黨已在黨產案中被整得奄奄一息,民進黨內很難再有讓蔡英文調整兩岸政策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