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起外交官自殺事件,應該從日本社會大環境和其本人自身找原因。比如,他的性格、家庭、與同事之間的關系、上司的壓力等等。如果僅僅因為他是駐上海總領事館人員,和中國有聯系,就把自殺的責任歸咎于中方,實在有失公道。假如這名外交官駐在國不是中國,是別的國家,日本會不會也把責任推卸給人家呢?實際上,日本外交官的職業壓力是比較大的,駐外機構外交官自殺事件并不鮮見,此前記者就曾聽說過一名日本駐加拿大外交官自殺的事。日本政府把類似的偶然事件上升到國際政治層面來處理,只能解釋為是對中國形象的惡意詆毀。
對此事的關注持續升溫
目前,盡管中國政府已經表明了嚴正立場,然而日本方面仍死盯該事件,并千方百計想借機做出點文章來。這在日本社會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連日來,日本不僅各大媒體都相繼對此事進行了報道,一些地方新聞也不甘寂寞,給予了特別的重視,其關注程度不亞于其國內的“重大新聞”。從中也可以看出,日中關系因其特殊和敏感,已經成為日本社會關注的焦點。一些日本人也通過自己的博客等發表對此事的看法。有的認為日本也應該加強諜報工作,還有人提出不能小看中國、朝鮮等共產主義國家在諜報方面的能力。
法新社、美聯社、亞洲新聞網等國外媒體也紛紛對此事進行追蹤報道。其中美聯社評論說,中日之間這場口水戰只是近來兩國一系列的沖突之一,這些事件包括關于二戰歷史的爭吵,東海油氣資源,以及日本方面對中國實力提升的焦慮。
中日關系在低處徘徊很久了。新年伊始,日本再次拋出所謂外交官被逼自殺事件,給今年改善和推動中日關系蒙上一層陰影。日本不負責任地中傷中國,這種做法只能使雙方的感情隔閡越來越深。然而事實終歸是事實,某些人想借炒作此事,詆毀中國形象,那是徒勞的。(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林夢葉本報特約記者 汪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