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對日刻意詆毀中國形象惡劣行為表示強烈憤慨
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館員自殺事件,在中日之間迅速升溫,不僅兩國媒體十分關注,隨著事態的發展,連政府也參與進來了,并吸引了越來越多國際輿論的目光。在事隔一年半之后,日本又翻出這一早有定論的自殺事件,用心險惡,令人憤慨。
中日針鋒相對展開外交戰
2005年12月30日,中國外交部召開例行記者會。針對有記者對這起日本外交官自殺事件的提問,外交部發言人秦剛重申了中方的立場,并強調:你所提及的這個案件,是一起自殺案。中日雙方對此案的性質早有定論。時隔一年半之后,日方舊事重提,甚至把死者的自殺與中方官員聯系起來,完全是別有用心的。我們對日本政府這種刻意詆毀中國形象的惡劣行為表示強烈憤慨。
秦剛話音剛落,12月31日,日本外務省公然進行反駁,發表所謂三點第一條老調重彈,再次強調“在這起自殺事件的背后,我們確信有中國安全部門工作人員的令人遺憾的行為”。第二條稱,日本駐北京大使館的網頁上說,那位館員是因為工作壓力過重而自殺———這不能代表日本政府的立場。關于這次事件,日本在事件發生之后,一邊要求搞清楚事實真相,一邊對中國政府提出了嚴重抗議。第三條是,中方認為此事和中國政府無關,對此,日方“不能接受”。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隨后發表聲明,指出該館員完全是因為工作壓力過大而賈倫隕,并根据遗势A囊蟛琶揮卸醞夤?/p>
日外務省刪掉了自己的談話
日本政府對于此事的說法含糊其辭,躲躲閃閃,顯然心里有鬼。2005年12月28日下午,日本外務省報道官鹿取克章首次在記者會上“證實”日本某些媒體的報道時,稱“確實有一名(日本駐中國上海總領事館)館員自殺”,“是因為中國公安當局的有關人員的遺憾行為”。但是,對于記者追問到底中國公安有關人員進行了怎樣的“遺憾行為”,他只說“在此不能詳談”。
12月31日,日本外務省再次就此事發表聲明時,同樣也沒說清中國公安人員的“遺憾行為”。更令人奇怪的是,有關日本外務省當天聲明的報道在上網21個小時后,突然被刪掉了。關于外務省官員的這次談話,1月1日的《產經新聞》等許多日本媒體都做了詳細的報道,而這些報道至今仍可在網上看到。
去趟夜總會不至于自殺
據日本媒體報道,死者年僅30多歲,日本外交人員一般都要到50歲才能當上課長(相當于中國的處長)。日本駐上?傤I事館負責機要文件通信的人員,只是事務性官員,級別不高。即使是出入卡拉OK、夜總會這樣的情況,最多也不過受一個處分,不至于因為犯了這種錯誤,就被逼得向中國出賣情報,甚至不得不自殺。實際上,出入色情場所為日本文化所容忍,就是在日本政壇也不算什么。曾任小泉外交助理的山崎拓,當初遭受桃色丑聞困擾的情況,難道不比這位外交官嚴重得多?然而小泉至今仍對他委以重任?梢姡源俗鳛樽詺⒌睦碛墒歉静怀闪⒌。
再說,日本政府對駐外機構工作人員的管理一直比較嚴格,這些人在所駐國的活動也受許多限制,對于掌握使館通信本的使館機要人員來說更是如此。從常理來講,日本駐華外交官交結什么樣的人,經常出入哪些場所,日本政府是應該掌握的,怎么會在自殺后才了解事件的真相呢?如果此事真的有所謂“政治背景”,那么為什么當時日本政府并不公布,而是在發生一年半后才公諸于世?而且,既然死者家屬希望保留隱私,日本《周刊文春》又是怎樣得到事情“真相”的?
近年來,日本的自殺人數居高不下,每年自殺者就有幾萬人。分析家認為,這其中主要原因是日本經濟不景氣,失業人數增多,工作和生活壓力增大,但有的時候,同事的輕視或一句有損尊嚴的話,家庭矛盾,性格缺陷,都可能成為自殺的原因?梢哉f,導致日本人自殺的原因有很多,這是困擾日本社會的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