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世最早的絹畫 世界上首部百科全書
英美博物館內的中國“史跡”
□章磊 國際周刊專稿
許多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目前都被收藏在英國和美國的多家博物館。例如英國的大英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多件。
此外,美國的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也收藏著大量中國流失文物。這些文物不乏價值驚人的曠世奇珍,社會價值和史學價值更是不可估量。
中國古代繪畫代表作——《女史箴圖》
年代:東晉時期(公元400年左右)規格:縱24.8厘米,橫348.2厘米流失時間:1860年收藏地:大英博物館
《女史箴圖》原畫作于東晉時期,藝術價值頗高,從問世起就一直是歷代宮廷收藏的珍品,后人也多有臨摹。由于年代久遠,現在世界上僅存兩幅臨摹品,其一為北京故宮收藏,為宋人臨摹,筆意色彩皆非上品,價值不是很高;另一幅就是這件藏于大英博物館的隋唐時期摹本,是罕見的藝術珍品。
大英博物館的這個摹本是現在尚能看到的最古老的畫卷。它雖是摹本,但依舊是公認的畫中上品,風格古樸,色澤鮮艷,末署 “顧愷之畫”,一直被視作顧愷之傳世名畫的代表作,為歷代皇宮貴族珍藏。歷代學者也對《女史箴圖》極為看重。
《女史箴圖》共有12段,流傳至今的只有九段,其內容是教育封建宮廷婦女們如何為人,如何自保的一些人生經驗和道德箴條。在這幅長卷中,顧愷之的“游絲畫法”和“傳神寫照”畫論都得到最充足的體現。因此,西方美術界也把它視為中國古代繪畫的代表作,稱譽它是“一切都達到圓熟境地”的“完美無缺的佳作”。
《女史箴圖》是我國能夠找到的最早的專業畫家東晉顧愷之的傳世之作,也是當今存世最早的中國絹畫,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這幅畫也是最早的一幅“以形傳神”繪畫藝術的杰出作品,因而它除了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之外,還具有其他畫科難以比擬的史學價值和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