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天水市中醫院外一科成功開展了一例腹腔巨大囊性腫瘤切除術,手術歷時3小時20分。患者恢復良好,第2天下床活動,第3天腸功能恢復進流食,患者按預定計劃康復,手術及康復均取得圓滿成功。
患者高某某,女,77歲,于4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腹脹,右腹部可捫及“拳頭”大小的腫塊,質中等,邊界尚清,推之可動。曾經多家醫院就診,彩超提示“腹腔囊實性腫物”,但考慮患者高齡、腫塊大、風險高而未予手術切除。隨著腫瘤增大,壓迫消化道及腹、盆腔內其他臟器,影響患者進食,經當地醫院反復行腹腔穿刺治療,穿刺后腫瘤縮小,腹脹減輕,但之后腫塊又逐漸增大,使患者長期生活在痛苦之中。入院前3天腹脹加重,且出現腹痛、發熱,體溫高達39℃。入院后體查:發育正常,營養不良,神情,精神差。專科情況:腹部隆起,右側較重,腹部從劍突下至恥骨聯合可捫及大小約25*20cm包塊,占據整個腹、盆腔,質中等,有壓痛,邊界尚清,推之可動,與周圍組織分界尚清。輔助檢查:血常規:白細胞 7.0*109/L,中性細胞 5.94*109/L,血紅蛋白 77g/L,血小板 338*109/L;總蛋白54.1g/L,白蛋白27.8g/L,球蛋白26.4g/L。CT檢查:掃及腹腔內見直徑約119mm的囊性低密度影。MR檢查:于腹盆腔右側見巨大囊性占位性病變,邊界清楚,大小約197mm×146mm×228mm,周圍組織器官受壓推移。診斷意見:腹盆腔巨大囊性占位性病變,考慮腸源性或卵巢源性可能。彩超提示:腹盆腔囊實性占位性病變(性質待定)。診斷考慮:1.腹腔囊性腫瘤,2.腹腔感染,3.中度貧血,4.低蛋白血癥,5.電解質紊亂,6.盆腔積液,7.肺部感染,8.肺間質纖維化,9.主動脈硬化,10.肺動脈高壓,11.胸腔積液。經全院會診,評估手術風險,擬定手術方案,在婦科協助下行剖腹探查術,術中見:腹、盆腔被巨大的囊性腫瘤完全占據,囊壁與腹壁、腸管廣泛緊密粘連,部分囊壁覆有較厚膿苔樣組織,穿刺并用吸引器吸出咖啡色渾濁囊液3000ml,鈍銳性細致分離囊壁與腸管、大網膜及腹壁粘連,整塊切除,手術順利。
近年來,我院外一科不斷加強人才培養,提高專業技術,強化專科建設,提升服務水平,對普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及腫瘤外科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的診治與手術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同時科室持續堅持中西醫結合的治療原則,開展了中藥封包、穴位針刺、艾灸等具有中醫特色的中西醫結合快速康復技術,在患者術后恢復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侯東麒)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