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化解災害風險,筑牢安全發展基礎
——天水市第三人民醫院舉行地震應急疏散演練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5月8日至14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為大力普及防震減災知識,增強全體職工、患者及家屬的防災減災意識,掌握基本的防震避險知識和應急疏散逃生技能,切實提高醫院的綜合應急處置水平,5月13日上午,天水市第三人民醫院舉行地震應急疏散演練。市地震局相關人員以及天水郡街道辦事處、王家磨社區相關領導蒞臨現場觀摩并指導。

上午10時整,在黨委書記丁志杰的指揮下,一陣急促的警報聲劃過醫院上空,以住院部一至七病區、中西醫結合科8個病區為主的醫護人員及患者、家屬反應迅捷,立刻蹲在床下、辦公桌下或墻角處進行緊急避震。“地震警報”解除后,在各病區負責人的指揮帶領下,醫護人員及患者、家屬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按照“先到先出,后到后出”的原則,分列2縱隊快速有序撤離病房,來到籃球場空曠地帶。疏散過程中,各層樓梯口、出口處均有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維持疏散秩序,防止相互推擠和踩踏情況發生。

迅速撤離到籃球場后,各病區按指定區域集合,并下蹲抱頭保持防震避險姿勢,負責人清點人數,并報告總指揮未撤離人數,由應急搶險組分組趕赴病區進行搜救,確保所有人員安全撤離。隨后,總指揮宣布啟動地震應急預案,發布抗震搶險命令,立即開展抗震搶險工作。綜合協調組、應急搶險組、后勤保障組、醫療救護組、災情處置組各司其職、默契配合,以比規定時間預先完成10分鐘的速度圓滿完成此次地震應急疏散演練。

最后,市地震局相關人員對演練進行點評。他指出此次演練組織細致周密、演練方案科學合理,演練過程緊張有序,完成度較高。全體人員精神飽滿、反應敏捷,具備一定的應急處事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應急救援能力,應急處置程序規范,達到預期效果。但也存在兩點需要改進的問題,一是人員撤離場地要遠離建筑物,二是搭建帳篷要遠離護坡。

黨委書記丁志杰表示,應急演練是傳播防震減災知識,掌握應急避震技能,熟悉緊急疏散程序,鍛煉快速、高效、有序疏散能力,提升醫院綜合應急處置能力的有效途徑,此次應急演練組織有序、程序順暢,但也存在不足之處,今后要定期不定期舉行演練活動,持續改進演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盡可能在地震真正發生時最大限度減少傷亡人數,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黨政辦張雙燕)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