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第一顆人造衛星及“神五”、“神六”和“神七”升空的地方。1999年版的《辭!分姓f,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位于甘肅省酒泉市東北”、“曾發射過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而內蒙古方面認為,發射中心的真正所在地是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的額濟納旗境內。他們認為,以此為據,人們大都認為酒泉是“中國的飛天故鄉”,上海辭書出版社應予以更改。
發射中心屬地之爭的背后是“航天經濟”之爭。已經嘗到甜頭的酒泉,正在傾力打造“中國飛天之都”。航天品牌意識覺醒后的阿拉善盟,在圖謀“飛天故鄉”正統地位的同時,也在暗自發力。
□今報記者 殷曉章 李長需/文 邱琦/圖
游客詫異
航天城離酒泉有二百八十多公里
9月20日,到酒泉旅游的王寧從鄭州坐火車進入甘肅境內后,他的手機上出現了一條“歡迎您來到飛天的故鄉——甘肅”的短信。收到短信的王寧和其他游客一樣,認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所在地在酒泉境內,“要不然怎么會有這個名字呢”?
經過20多個小時的旅途后,晚上7時多,王寧來到了心儀已久的飛天圣地——酒泉。他一打聽,這里離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也叫東風航天城)還有280多公里。更讓他感到詫異的是,發射中心其實并不在酒泉境內,而是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的額濟納旗。
王寧了解到,酒泉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境內山脈連綿、戈壁浩瀚,構成了雄渾獨特的西北風光。酒泉旅游資源豐富,2007年,榮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第二天,王寧來到酒泉市西漢旅行社,導游張怡冉告訴王寧,神舟系列飛船發射刺激了旅游業,各路游客都想一睹東風航天城的風采,當地65家旅行社平時組織的“航天游”十分火爆。
張怡冉說,旅游項目有參觀航天城內的發射塔架、航天員公寓問天閣、烈士陵園等,行程一天,價格為400元左右!吧裎濉焙汀吧窳卑l射時,旅行社還組織游客在距發射架2公里外的距離觀看發射。
酒泉,這個有著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被深深地烙上了航天的印記。市區有神舟路、航天大廈、飛天賓館等眾多與航天有關的名字。在一些專營旅游品的商店里,醒目位置擺著價格不菲的“神六”模型。
市場火爆
“航天游”為酒泉帶來數億收入
酒泉開發航天旅游,肇始于2003年。
這年上半年,酒泉市政府委托中國科學院地球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編制旅游規劃。10位專家歷時26天調查認為,酒泉市應把旅游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最具潛力的新興產業進行培育。在2007年時,要把旅游業建設成為全市第三產業的龍頭產業。在2016年~2020年時,力爭使旅游業成為區域經濟的主導產業。
2003年9月9日,國航開通北京到敦煌的直飛航班。從此以后,游客能更方便地進入西北的旅游通道。而這年的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五”發射成功,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更是成了旅游熱點。酒泉數十家旅行社陸續和國內外多家旅游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宣傳促銷“酒泉航天”!吧窳卑l射后,酒泉的旅游更是成了“香餑餑”。
酒泉市旅游局市場開發科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全市已向游客開放的旅游景點80多處,建成國家A級旅游景區15處,以敦煌飛天、酒泉航天為品牌的特色旅游,在全市的旅游業中占有很大的份額。2007年,酒泉市的旅游收入達到16.4億元,占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3.8%上升到2007年的8.4%,旅游業已成為全市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據記者了解,2005年,酒泉市政府提出做強做大“敦煌飛天”、“酒泉航天”兩大旅游品牌,全力打造“中國飛天之都”。
2006年3月,大型畫冊《中國飛天之都——酒泉》出版。畫冊中說:“飛天之都——酒泉,是現代神舟飛船的搖籃。1000多年前,酒泉的先民在敦煌莫高窟繪制了美麗的飛天;1000多年后,神舟五號飛船在酒泉升空,把中國第一位航天員送上了太空,實現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
“航天游”無疑拉長了酒泉的旅游鏈條,和知名度頗高的酒泉相比,離發射中心400公里之外的內蒙古阿拉善盟顯得多少有點落寞。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明明是在內蒙古境內,可《辭!飞蠀s怎么寫成在甘肅酒泉呢”?
早在2005年10月11日,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后,內蒙古的宋先生就提出了質疑。
他說,1999年版《辭海》中關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解釋為“位于甘肅省酒泉市東北”。并且說明“曾發射過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這是錯誤的表述,應予以更改。
內蒙古有關方面也向《辭!返某霭娣缴虾^o書出版社進行交涉,要求更正。他們認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實際地理位置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標準名稱應是1992年江澤民題寫的“東風航天城”。
上海辭書出版社給他們的答復是,將此事再行查核后再說,但至今沒有明確答復。
額濟納旗旗長喬加扎布在接受今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說,《辭海》對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解釋是完全錯誤的。他提出了兩個例證,2003年11月,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和著陸后,解放軍總裝備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指揮部給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贈送的錦旗專門寫明:“飛船從內蒙古升空,航天員在內蒙古著陸。”2003年11月20日,楊利偉在內蒙古政府禮堂作報告時深情地說:“我是從內蒙古的額濟納旗起飛,在四子王旗落地。今天來到這里,我倍感親切,在此向內蒙古人民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全國政協常委、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夏日認為,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以及神舟飛船都是從內蒙古的東風航天城升空的,和甘肅省的酒泉市沒有關系,《辭!纷鳛橹袊顧嗤墓ぞ邥,一處錯誤幾乎誤導了所有媒體和圖書的宣傳口徑。
內蒙古文盛律師事務所主任苗榮盛律師認為,衛星的發射給當地帶來的不只是一種榮譽和名譽,同時還對當地的招商引資和旅游業的開發帶來極大影響,按照法律規定,當地政府和廣大群眾享有的名譽權和榮譽權應該得到保護,當地的地名權也應該受到法律的維護。
各有優勢 甘肅、內蒙古之爭剛剛開始
9月21日,酒泉市一位退休干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內蒙古方面這樣做有他們的道理,說明他們航天品牌意識的覺醒。但是,這對酒泉影響不大,因為地緣等原因,酒泉是離航天城最近的一個地級市。現在酒泉和航天城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發射中心和酒泉互設了辦事處。
阿拉善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最西部。額濟納旗距離東風航天城150公里,當地人說起航天城無比自豪,航天城已經成為額濟納旗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達來呼布鎮上的一些奇石館里,陳列著許多火箭模型、神舟系列飛船模型、圖像影音制品等航天紀念品。
2004年3月,內蒙古阿拉善盟委宣傳部編撰出版的《“神舟”號升起的地方——阿拉善》一書中說,以“酒泉”命名,一是因為當時各國導彈衛星發射場起名時均避開真實地址;二是因為發射場地處茫茫戈壁,很難選一個有知名度的地名,而酒泉是與發射中心距離最近的地級市,且在歷史上是有名的城鎮。另外,至上世紀70年代,額濟納旗從行政區劃上歸屬甘肅,到1979年才歸屬內蒙古阿拉善盟。
近幾年,阿拉善在大力發展其他旅游的同時,也在傾力宣傳自己作為“飛天故鄉”的正統地位,F在,東風航天城正在籌建額濟納旗駐東風辦事處。
8月19日上午,阿拉善盟額濟納旗至東風航天城南的航天路正式通車。無疑,投資2.4億元、長達155公里的航天路被賦予了較多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