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走兩解”解民憂
——酒泉市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紀實
走進春日的玉門市柳湖鄉,處處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在岷州村村民李清云家新建的日光溫室里,西紅柿長勢喜人,再過一個月就能上市。老李高興地說:“按現在的市場行情,至少能收入8000元。”
在全部是移民的柳湖鄉,開始靠發展設施農業脫貧的不只是李清云一家。鄉黨委書記劉吉才介紹說,在酒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柳湖鄉將建成兩個千畝產業基地,新建600個設施養殖圈舍,配套修建600座沼氣池,力爭實現酒泉市委提出的讓柳湖鄉移民“一年安置、兩年脫貧、三年走上致富路”的目標。
柳湖鄉移民開始走上脫貧致富路,得益于酒泉市委開展的“走向基層解難題、走進群眾解民憂”為主要內容的“兩走兩解”活動。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開展后,酒泉市委要求廣大黨員干部走向基層調研,理清思路破題;走進群眾問需,幫助百姓解憂。柳湖鄉是市委書記李建華的聯系點和包掛點,他帶頭深入基層,了解移民群眾所需,解決移民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在經過深入的調研后,李建華提出了發展設施農業和勞務輸轉的移民脫貧致富思路,決定拿出2000萬元的資金幫助柳湖鄉發展設施農業,并調撥100只基礎母羊幫助移民發展養殖業。
就業是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在“兩走兩解”活動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了解到資金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和個人創業的難題,為此,酒泉市委開展了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活動,出臺了《酒泉市創業促就業小額擔保貸款管理辦法》,對有創業愿望的個人,發放5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由中央財政據實全額貼息;對符合規定的企業,一次發放200萬元的貸款,給予同期國家基準利率50%的貼息。據不完全統計,小額擔保貸款管理辦法實施以來,已為2200名有創業愿望的個人發放貸款,帶動就業7400多人。
“兩走兩解”活動的開展,促使一大批百姓關注的問題得到了解決。肅州區緊貼民生解民憂,已開發就業崗位3800個,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71萬元,新增就業人數753人。金塔縣組織機關黨員干部深入到鄉鎮村組、農戶和田間地頭,開展慰問調研,宣講政策信息,解決春耕難題。目前,全縣共慰問困難群眾436戶,捐贈“三春”物資48.9噸,發放慰問金35700元,捐款40990元。玉門市已解決群眾生產生活難題31件、企業生存發展難題11件,占計劃的92%。瓜州縣縣級領導干部深入農村一線,幫助鄉鎮引進蜜瓜、番茄、酒花等特色種植訂單,協調解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經費35萬元,落實牛羊產業發展建設資金15萬元。敦煌市開展了臨時救助工作,及時下撥救災款70萬元,救濟困難群眾3208戶、11228人。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投入解困資金360余萬元,提前撥付財政資金700余萬元,幫助企業恢復生產,保障春耕生產。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開展了黨員領導干部與困難群眾“一對一”聯系幫扶活動,與黨員群眾結成幫帶對子153對,幫助一批困難黨員和群眾解決了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困難。
“兩走兩解”活動的開展密切了干群關系,讓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市政協機關開展“幫扶移民村行動”,動員社會力量先后為移民鄉鎮捐助錢物近410萬元。市財政局全面落實強農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冊明、一折統”支付方式,發放《惠農財政補貼明白冊》17.6萬冊,設立“一折統”存折17.5萬戶,發放和認定達100%。市農技中心開展了農民科技培訓“百日行動”,從農戶最需掌握的實用知識和技能入手,舉辦各類技術講座345場次,培訓32586人次。市農機局強化服務保春耕,先后組織投入拖拉機3.6萬臺、各類配套農機具10.05萬臺(套),完成機耕面積191萬畝、機播面積109.3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