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狂飆度玉門
——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速記
春節剛過,在酒泉的戈壁灘上,已蓬勃涌現出風電生產建設的熱潮。
記者看到,大唐玉門昌馬風電公司、中節能甘肅港建公司、甘肅華電、甘肅潔源、華能甘肅、中海油、甘肅中電等多家項目建設單位已全部開工,工地上機聲隆隆,塔吊林立,一派火熱的建設場景。
在大唐玉門昌馬風電場施工現場,公司副總經理羅偉信心十足地說:“公司決定利用4個月的時間完成20萬千瓦的裝機任務,到年底實現并網發電的目標,為加快國家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助力。”
漫天飛雪,沒能阻擋得住酒泉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生產建設的步伐。一踏入酒泉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記者立即置身于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在酒泉新能源產業基地生產出第一臺風機的甘肅金風風電設備公司風機總裝車間里,機聲轟鳴,行車穿梭,50多名工人在各自的崗位忙碌著。總裝項目廠廠長關小軍說,“今年我們不僅要完成全年生產600臺1.5兆瓦的風機組裝,還要新上2.5兆瓦的永磁直驅風機生產線,力爭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以上。”
無論是建設單位還是裝備企業,在去年取得“雙突破”--酒泉風電基地裝機突破200萬千瓦、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突破50億元的基礎上,又在攀登新的目標--確保2010年9月底完成風電裝機516萬千瓦,實現風電裝備制造銷售收入100億元,爭取讓先建成的風電項目優先上網。
當我們回過頭來,把目光沿著建設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足跡追溯到多年以前,發現在這個時光隧道中閃爍的那一簇簇亮光,燦爛奪目,如一幅經典難忘的畫卷,在歷史中定格。那些曾經的人和事,依舊清晰而恒久……
時間:2009年8月8日;地點:廣袤戈壁。勁風呼嘯中,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一期工程在這個平常日子宣布正式動工。從此,這個日子在人們的記憶中變得不再平凡。
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是我國規劃建設的第一處、目前世界最大規模的風電工程,它的建設標志著我國風電建設進入了規模化發展和發展新能源、應對氣候變化的新階段。其意義之重大,影響之深遠,注定被載入新中國能源工業發展史。事實上,這項總投資高達1200多億元的工程,以其宏大的氣勢和前所未有的規模,引起國內外輿論的普遍關注,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酒泉風電基地是我國規劃建設的第一座千萬千瓦級風電示范基地,也是國家繼西氣東輸、西油東輸、西電東送和青藏鐵路之后,代表國家西部大開發的又一標志性工程。根據建設規劃,到2010年,酒泉風電裝機將達到516萬千瓦,2015年將達到1271萬千瓦以上,形成大規模風電基地。
甘肅自然條件差,自然災害多,風災是其中之一。在河西走廊,風,留給人們太多苦難的記憶。“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風吹石頭跑,地上不長草”等民謠形象地道出了人們對風災的印象。科學發展觀的提出,開放了甘肅人的思維,開闊了甘肅人的視野。全省上下很快形成共識:借風的力量,做電的文章。
甘肅電力有著輝煌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后到改革開放前,甘肅電力總裝機容量達270多萬千瓦,當時名列全國第一。除了滿足自身需求外,甘肅電力曾連續14年向陜西、青海、寧夏、四川4省區供電。1980年之后的7年時間里,甘肅沒有增加一臺新的發電機組,缺電局面十分嚴重,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群眾生活受到影響。
飽嘗缺電之苦的甘肅,決心改變這種局面。1987年后,一大批電源建設項目建成投產。到去年底,全省總裝機容量達到1800萬千瓦。盡管我省電源建設有了長足發展,但電能依然屢屢告警。據介紹,近年來甘肅電網負荷多次創下新高;全省全社會用電量每年都以10%以上的速度向上攀升。從長遠看,甘肅電力仍需加快步伐建設發展。
而就目前情況看,傳統的水、火電項目開發已經受到很大制約。受流域條件所限,甘肅水電開發已接近飽和,未來在大流域建設大型水電的可能性極小,小流域水電開發盡管仍有空間,但只能是小打小鬧;而火電開發受環保因素及煤炭資源限制,開發成本日益增大。水路走不通,而“火”路又難走,甘肅電力發展的重任,無疑落在了風力發電這一新能源的開發上。
2001年6月5日“世界環境保護日”那天,在距玉門鎮20多公里一個叫“三十里井”的小地方,玉門人利用480.4萬美元西班牙政府貸款,又建起了一座風電場。他們向外界宣稱,這是甘肅省最大的風力發電場。其實,這座風電場裝機容量不過7200千瓦。飽嘗風災之苦的玉門人,這時候對風已經不再抱怨。他們說,玉門風多風大,不讓它白白刮,而要讓它刮出效益來。“讓風刮出效益來。”老百姓的話語,道出了經歷嚴酷自然磨難的甘肅人的心里話!2006年,省委、省政府根據省情實際,提出“建設河西‘風電走廊’、再造西部‘陸上三峽’”的戰略構想,這一事關甘肅經濟社會未來發展大局的戰略構想,是甘肅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創新發展理念,全面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甘肅科學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得到國家大力支持。2006年國家在我省開展風電項目特許權招標工作,甘肅新能源建設翻開新的一頁。
經過科學分析,認真研究,甘肅省審慎地編制完成了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規劃,并全面啟動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及配套電網工程建設前期工作。
此后,國家不斷加大支持力度。
——2007年11月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同意我省開展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及配套電網工程前期工作。由此,酒泉風電基地向我國規劃建設的第一座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邁進;
——2008年3月,省發改委組織完成了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十一五”380萬千瓦風電項目預可行性研究報告;
——4月,該報告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審查通過;
——5月,該項目建設方案獲批;
——2008年2月,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完成電場項目上報核準前期工作;
——2009年4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正式核準批復酒泉風電基地“十一五”380萬千瓦風電場項目。
西部大開發的一項標志性工程、國家規劃的新能源項目--酒泉風電基地工程進入實施階段。
在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一期工程開工儀式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發表講話,對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建設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酒泉風電基地的開工標志著我國風電建設進入了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
張國寶指出,受風能資源與電力市場分布不平衡的影響,我國風電建設受到電網接入相對滯后的影響。同時,盲目建設特別是制造業盲目發展、點多量少的苗頭也開始顯現。為解決上述問題,國家提出建設千萬千瓦級世界級規模的風電基地,打造“風電三峽”“空中三峽”,通過風電的規模化建設和集中送出的措施,提高風電建設的規模效益,促進我國風電的更快發展。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項目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提出和通過的。加快酒泉風電基地的建設步伐,對于積累大型風電基地的建設和管理經驗,促進我國大型風電基地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國際影響。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場的建設,不僅可以提供清潔的能源,也將改善甘肅惡劣的氣候狀況,變害為寶,并培育起甘肅的一個新興產業。
作為中國第一座千萬千瓦級風電示范基地,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在國家發展新能源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示范作為。國家把示范基地放在甘肅,不僅是對甘肅的重視和關注,也是基于甘肅發展清潔能源具有巨大潛力的實際出發。這一項目是我國風電等新能源產業“一盤棋”中最為重要的棋子之一。甘肅人民正在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加快工程建設,又好又快地完成國家賦予的重任,為國家實施新能源戰略、為振興甘肅經濟作出新貢獻。
去年夏天,在大漠戈壁深處,當看到一個個拔地而起的風機迎風舞動,遙想不久的將來,這里的風災將變成造福百姓的千萬千瓦級綠色能源基地時,許多人都會不禁感慨,思緒萬端。曾經為甘肅風電建設來過酒泉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當他回到北京后,依然為他所親眼看到的酒泉風電事業建設發展的火熱場景激動不已,也為甘肅風電發展的未來前景充滿信心;為此,他為在這片熱土上呼風喚電的隴原建設者賦詩助戰、吶喊助威:
風/檣傾楫摧誰逞兇?/翻江湖/山呼海嘯涌
風/龍卷寒流天傷農/飛砂石/良田荒漠壅
風/千帆競渡你發功/力無窮/避害可利用
風/巨輪降伏變電能/取不盡/清潔可再生
風/不教狂飆度玉門/賽三峽/河西展新容
雖然甘肅的風電建設過程不會如詩般浪漫,但我們有理由相信,甘肅的風電未來比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