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
專業印象:
就目前我國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分布來看,大致可分為師范類和非師范類兩大類,它們在培養方式和方向上有所不同,但專業課程上是相近的,主要有馬列文論、文學概論、語言學概論、美學、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論、外國文學、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民間文學概論、計算機及應用、寫作等。師范類漢語言文學專業在實踐教學環節中,更重視教師職業素養的培育和教學能力訓練。
漢語言文學專業俗稱“萬金油”專業,往往給人以學藝泛而不精的印象。該專業畢業生可以從事很多職業,在相關行業中轉型也較為容易。幾乎每一所高校都開設有該專業,但是實力雄厚且社會認可的還是老牌名校中文系的畢業生。
本刊2010年1期《“最”公務員專業》一文對該專業有相關介紹。
實力院校鏈接:
1.獲得漢語言文學特色專業建設點的高校有:
安徽師范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語言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復旦大學、廣西師范大學、貴州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河北大學、河南大學、黑龍江大學、湖北大學、湖北師范學院、湖南文理學院、華東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淮北師范大學、吉林大學、吉林師范大學、暨南大學、江西師范大學、井岡山大學、廊坊師范學院、聊城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南昌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通大學、寧夏大學、青島大學、曲阜師范大學、曲靖師范學院、山東師范大學、山西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紹興文理學院、首都師范大學、四川大學、四川師范大學、蘇州大學、臺州學院、天水師范學院、武漢大學、西北大學、西北師范大學、西藏民族學院、西華師范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忻州師范學院、徐州師范大學、延安大學、鹽城師范學院、云南大學、湛江師范學院、浙江大學、浙江師范大學、中山大學。
2.中國語言文學學科評估高校排名(2007~2009年)前10名高校有:
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山東大學、浙江大學、華中師范大學。
【法學】
專業印象:
這是個又愛又恨的專業。愛的是,招生院校多,人數也多,關注度高;恨的是,專業錄取分數高,就業“負”新聞偏多。比如,2009年6月,我國首部就業藍皮書--《2009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法學大類畢業生就業率排名倒數第二,僅法學一個專業失業人數在全部本科專業小類中排名第一;高職高專畢業生法律大類就業率排名也是倒數第一。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很多。從院校來講,法學畢業生一本在培養,二本在培養,三本也在培養,甚至高職也在培養……其實,很多高校所推行的法學教育質量不盡如人意。從學生來講,法律專業功底不扎實、實際工作經驗欠缺、法律以外的知識儲備不夠,讓用人單位覺得一些法學畢業生“不可用”。
法學專業的主要課程有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法、商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國際法等。反正,要熟讀并能運用多種法律法規,記憶力不能差哦。
本刊2010年1期《老樹新“花”:不一樣的法學》對法學專業有相關介紹。
實力院校鏈接:
1.獲得法學特色專業建設點的高校有:
安徽大學、北京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甘肅政法學院、廣東商學院、貴州民族學院、國際關系學院、海南大學、河北經貿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吉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寧波大學、山東大學、汕頭大學、上海海關學院、天津師范大學、武漢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南民族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廈門大學、湘潭大學、煙臺大學、鄭州大學、中國勞動關系學院、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2.法學學科評估高校排名(2007~2009年)前10名高校有: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清華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廈門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