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7日下午,天水市紀念“五四”運動96周年暨第六屆“十大杰出青年”、“十大優秀青年”、“十大最美青工”頒獎典禮在秦州劇院隆重舉行。天水市委書記王銳、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王光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建強,市政府副市長王鈞,市政協副主席馬武生出席頒獎典禮并為獲獎者頒獎。
甘肅林職學院教師劉乃君榮獲天水市“十大優秀青年”榮譽稱號。

附:劉乃君同志事跡材料
劉乃君,男,中共黨員,生于1974年3月,原籍甘肅省慶陽市,1994年畢業于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專業,現為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規劃基建處處長,副教授,主要從事水土保持專業的教學、科研工作和管理工作。曾獲甘肅省普通高等學校青年教師成才獎、全省林業系統先進工作者、全省職業教育優秀教師、天水市優秀共青團干部等稱號。
劉乃君同志于199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于北京林業大學,被授予北京市優秀大學畢業生,同年分配到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原甘肅省林業學校)參加工作。
一、誨人不倦,扎根職業教育事業
劉乃君同志參加工作后,1995年他充分利用所學專業知識,結合甘肅省情,積極建議學校在全國中專學校率先開設了沙漠治理專業,2002年改造為水土保持專業。他利用實習、假期時間先后到騰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西峰水土保持試驗站、天水水土保持試驗站、寧夏沙坡頭等地考察學習,充實專業知識,沙漠的荒涼、水土流失的嚴重性更加堅定了他從事職業教育工作的信念,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黃土高原嚴峻的水土流失和河西走廊日益沙化的土地現狀。
劉乃君同志先后擔任了《土壤侵蝕原理》、《水土保持工程技術》、《水文地質學基礎》、《水土保持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20年來完成教學任務8500多學時。為了上好每一節課,他向老教師虛心求教,多方收集資料,深入研究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從一個單純的大學畢業生到教師的轉變,成為深受學生歡迎的年輕教師。在此期間,他組織修訂了水土保持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等教學文件。為使專業設置更加合理科學、貼近工作、貼近實際生產,他多次深入生產一線和用人單位進行調研,組織生產一線專家、技術人員、生產單位相關人員進行討論,為水土保持專業的專業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2007年7月他組織撰寫了國家示范高職學院 “水土保持專業”建設方案,同年8月該專業被國家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示范建設專業,他主動承擔并完成了專業核心課程《水土保持工程技術》省級精品課程的建設任務。
1994年從教以來,他先后擔任6個班級的班主任工作,在學生的專業教育、思想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由于業績突出,所帶班級在校期間連續被學校評為評為“優秀班級”,98環二班還被團天水市委授予優秀團支部稱號,被團省學聯授予甘肅省先進班集體,2002年該班3名學生被學校保送到北京林業大學和南京林業大學深造。
二、孜孜以求,開展科研與學術交流
為了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解決教學、生產中的實際問題,他積極參與科學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參與了“麥積山風景名勝區水土流失及防治對策研究”、“甘肅省建立水土保持生態補償制度研究”、“天水黃土丘陵溝壑區保護性耕作的技術效應及模式研究”等課題,獲天水市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主編了《水土保持工程技術》工學結合教材,參編《水土保持植物》、《現代林業管理》等教材3部,累計完成30余萬字。在省部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6篇,其中國家級刊物8篇。
同時,他還積極開展與北京林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甘肅治沙研究所、天水水土保持試驗站等單位的聯系與交流,帶領學生深入生產一線開展實習,學習他們的生產實踐經驗,對生產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積極探討和研究。
三、身體力行,積極參加生產實踐
在長期的教學和生產實踐中,他深深的認識到,要想把專業課程講授好,必須深入生產一線,了解最先進的技術和理念。1997年他帶領學生在莊浪縣林業局蹲點20天,幫助林業局完成了“二類資源調查”;指導林業局完成了經濟林調查和國有林場造林規劃;對莊浪縣梯田建設中存在的附屬建筑物規劃問題提出了建設性意見。2001年他帶領學生到條件艱苦的古浪縣馬路灘林場進行為期一個多月的綜合生產實習,指導學生完成了馬路灘林場下屬4個分場地籍測繪工作,填補了林場沒有分區圖的空白,為林場的管理和營林工作提供了基礎資料;同時指導學生參與國家“三北防護林三期驗收和四期規劃”工作;指導當地農民利用農作物秸桿設置機械沙障,介紹簡單實用的防治治沙技術,受到了當地政府的高度評價。2005-2014年期間,他先后組織學生在天水市藉河示范區參與“水土流失現狀調查”、“淤地壩建設現狀調查”、“藉河示范區一期驗收二期規劃”等項目建設,一方面學生學到了最新、最實用的技能,另一方面為自己積累了寶貴的教學資料。
根據學院團委安排,他充分利用暑期“三下鄉”的機會,組織生態考察團赴小隴山林區、子午嶺林區、甘南草原、民勤治沙站、定西等地開展生態考察活動,通過考察了解我省生態環境建設面臨的實際問題和困難,引導廣大青年學生關注土地荒漠化防治、關注生態環境建設,增強廣大青年的生態意識。
四、開拓創新,管理工作富有成效
2003年2月,年富力強、工作業績突出的他被學院黨委任命為團委書記。在他任職的5年時間里,學院共青團工作呈現出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景象,愛心行動社、大學生藝術團等頗具影響力的學生社團因支教、敬老、幫教演出、文化下鄉等活動被天水電視臺、《天水晚報》、《天水日報》等媒體先后進行了專題報道。學院團委也因此連續5年被團天水市委授予先進團組織,2006年被團甘肅省委授予“甘肅省五四紅旗團委”稱號,他本人也3次獲天水市優秀共青團干部稱號。
2008年,根據學院工作需要,劉乃君同志調任學院辦公室副主任,他憑借一股開拓進取的闖勁和腳踏實地的干勁,勤奮工作,不斷創新,出色地完成了分管的檔案、文印、小車管理、對外接待等各項工作任務,在學院的制度建設、管理改革、人事改革、對外宣傳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績。
2010年,根據學院工作需要,他又調任學院規劃基建處,作為部門的負責人,劉乃君同志從本職工作入手,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了學院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在調研的基礎上,牽頭起草了學院“十二五”事業發展規劃,為學院的發展繪制了藍圖。近4年來,先后完成了投資7000多萬元的學院圖書館、學生餐飲樓、塑膠運動場等3項重大工程的建設手續辦理和工程建設工作,為學院更好更快發展夯實了基礎。
劉乃君同志自1994年大學畢業以來,扎根基層,長期致力于林業職業教育事業,為甘肅省生態環境建設培養了一批理論功底扎實、實踐技能強的一線技術人才,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先后10多次被學院評為先進黨員、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20年來,他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身體力行、無私奉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著無悔的青春、亮麗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