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技能賽場盡出彩
——天水市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技能大賽側記

12月4日,天水市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技能大賽在6個賽點拉開帷幕,經過兩天的激烈比賽,5日下午圓滿落幕。本屆比賽以規模大、項目多、組織嚴密、參賽隊員競技水平高等特點刷出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技能大賽的“亮色”。

本屆大賽由天水市教育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共設10個專業大類,54個比賽項目,6個賽點。參賽代表隊共11個,參賽選手2578人。抽調評委287人,組委會成員、市派巡視員、各賽點競賽組成員和工作人員等120人。

12月4日上午,市政府副市長王燕、市政府副秘書長米萬平到天水市職業技術學校本部巡視,王燕一行現場觀看了講故事、歌曲表演、歌曲彈唱、中國舞表演,詳細了解了學生參賽情況。她強調指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技能大賽既是對我市職業教育整體辦學水平的一次檢驗,更是展示學生技能的平臺,要把技能競賽作為學校發展的試金石,在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中高職銜接上下功夫,積極構建結構合理、適應需求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努力培養更多技術型、實用型人才,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據了解,本屆大賽新增了制冷與空調設備組裝與調試、3D打印技術等5個項目,這些項目的設置充分考慮了全省大賽項目、我市部分中職學校適應市場需求新開設專業等因素,賽點放在實訓條件和專業建設較好的學校,參賽選手79人。

在甘肅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賽點進行的物聯網項目賽場看到,幾名學生正在搭建網絡,一位來自天水市職業技術學校的評委老師介紹,這個專業是他們學校開設的新專業,由于本校沒有實訓條件,機電學院的實訓基地兩校共享,他帶學生到機電學院進行實操訓練。

天水市教育局副局長王奎介紹,在舉辦職業技能大賽的過程中,大賽組委會不斷探索新的模式和路徑,積累好的經驗,大賽的流程也逐步發育成熟和飽滿。近兩年借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和甘肅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資源優勢,把賽場設在兩所學院的實訓基地,一方面充分發揮了現代化實訓設備與高水平師資的優勢,另一方面,讓參賽學生感受高職學院的文化,培養了學生熱愛職業教育的情懷。今年兩所學院承擔了37個競賽項目,參賽選手1279人,占全市參賽總人數的49.6 %。

通過國家、省、市、校四級大賽的舉辦,充分展示了我市中職學校的骨干專業實力和學生風采,我市代表隊連續2年在全省中職學校學生技能大賽中榮獲第二名的好成績,建筑CAD、電子商務、護理等專業學生多次在全國大賽中獲獎。大賽不僅提升了學校專業建設的層次和水平,而且為學生升學就業打開了通道。

近幾年,設立賽點的學校以承辦技能大賽為契機,不斷強化實訓場館建設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加大實訓力度,建立技能大賽命題、評委等數據庫,探索提升大賽效率的辦法,營造了良好的比賽環境。

記者在省機電學院賽點看到,校園內懸掛各種宣傳勵志標語,各路口有通向賽場的引導標志,營造了良好的比賽氛圍。往年天水市衛生學校的考生從候考室到考場,需要有專人叫號引導,今年學校為方便學生參賽,專門安裝了醫院叫號就診系統軟件,考生一看候考室電子屏的排序一目了然。給參賽學生提供方便。

經過多年的歷練,全市各中職學校賽前訓練、選拔隊員等方面也積累了較豐富的參賽經驗,充分發揮本校品牌專業和實訓基地、專業教師、特長學生等方面的優勢,提升了全市職業技能大賽的整體水平,為選拔參加全省大賽的選手創造了良好條件。

記者在秦安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烹飪項目賽場看到,冷拼、熱菜、面點三個小項目共30人參賽。經過兩個小時左右的比拼,選手們做出的精美食品讓人眼前一亮,據評委現場點評,今年參賽選手的作品無論從創意、花色、刀工、菜品等哪個方面看,不僅吸收傳承了傳統廚藝,而且凸顯了創新元素,整體都比往年有了明顯進步,充分展示了中職學校學生的職業風采和聰明智慧。

(比賽現場)

(比賽現場)

(比賽現場)

(比賽現場)

(比賽現場)

(比賽現場)

(比賽現場)

(比賽現場)

(比賽現場)

(比賽現場)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