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天水師范學院師生第一時間通過網絡、電視、報紙、新媒體等途徑積極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相關內容,并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談體會、話感悟。大家一致認為,作為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五中全會為“十四五”中國發展把脈定向,描繪了黨和國家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目標和宏偉藍圖,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強烈的歷史擔當,必將匯聚起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強大力量。
黨委書記李正元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在深刻分析世情國情和深入體現黨心民意的基礎上,為未來中國發展擘畫新藍圖,這是讓世人矚目的重要文件,也是指導我國“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時間內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天水師范學院將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聚焦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需求,主動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加強學校“十四五”事業發展規劃設計,全力推進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黨委副書記、校長安濤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深刻指明了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方針、目標任務、戰略舉措,彰顯了我們黨堅守初心使命、探求國家事業發展,實現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一貫努力。對于動員和激勵全黨全國人民繼續抓住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在未來的學習與工作實踐中,我們要謀劃好學校改革發展的宏偉藍圖,開啟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新征程,努力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積極貢獻師院力量。
教務處處長郭昭第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高等教育特別是師范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學校要把辦好師范教育作為第一職責,將培養合格教師作為主要考核指標,借力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有效縮短與發達地區師范教育的差距,促進現代信息技術與師范教育的深度融合,傾力推進師范教育理念、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創新,推進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創新為主題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變革,切實強化學生創新意識、創意思維和創業能力的訓練,為加快建設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科技強國,實現國家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科研管理處處長左國防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作為一所地方高校,學校科研工作要突出“四個面向”,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區域科技創新體系中,深化科研管理體制改革,逐步建立分類和多元科研評價標準,加快構建符合學校發展實際的、以應用為導向的科研評價體系,不斷提升科研水平,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切實將全會精神轉化為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為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撐。
研究生處處長吳原談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強調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研究生教育肩負著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創新創造的重要使命,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熱愛社會主義事業的具有研究和創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作出貢獻。
發展規劃處處長尤曉妮認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啟了中國發展的新征程,為中國現代化建設描繪出一幅壯闊藍圖,五年發展目標和遠景目標有機銜接,新發展理念鮮明彰顯,發展路徑清晰勾勒,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發展的規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把握發展的方向也更加從容。在這一關鍵歷史時期,我們更應牢牢把握學校未來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科學合理地編制好“十四五”及長期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梳理發展脈絡,進一步解放思想、銳意改革、大膽創新,為把我校建成西部一流、國內知名、師范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學生工作處處長王小芳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增進民生福祉。生活過得好不好,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重在聚焦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一件接著一件辦,確保干一件成一件,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我們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提高服務學生的能力和水平,強化一線學生工作,著力改革學生評價,樹立科學成才觀念,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校團委副書記劉穎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即將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歷史交匯之年召開的一次青春盛會。全會高度評價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學校共青團組織將不斷發揮共青團組織優勢,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不斷推進共青團、學生會、學生社聯改革建設向縱深發展,做好“十四五”規劃,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貢獻青春力量。
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曹晶瑜談到,作為基層黨組織,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充分發揮黨的政治核心作用,不斷提升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的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水平,打造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宣傳和人才培養的堅強陣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學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增強“四個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積極貢獻。
馬克思主義學院常務副院長劉建軍說,編制和實施“五年規劃”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轉向現代化新征程之際召開十九屆五中全會,意義重大而深遠。馬克思主義學院將旗幟鮮明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不斷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實踐中,引導廣大青年大學生自覺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素養,成長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余明遠博士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高度評價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做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的重要判斷。“十四五”期間,我國將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我國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這一變化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著力解決發展中的突出矛盾,準確把握發展大勢,與時俱進地提出發展目標,鮮明地彰顯了實事求是的態度和負責任、敢擔當的精神。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張敬花認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促進國際國內雙循環的發展路徑、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這體現出黨關于未來中國前瞻性、戰略性、全局性的思考逐漸清晰,方向更加明確。相信在新時代,在黨的領導下,偉大的祖國將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廣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落實新發展理念,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加速實現中華民族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
生物工程與技術學院副教授王麗莉說,作為高校教師,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結合思想上的困惑、工作中的難點,加強研究思考,尋找對策答案,以極大的熱情、端正的態度、飽滿的精神和扎實的工作為學校教育教學貢獻力量,為自身師德師風和素質建設夯實基礎,將自身發展與地區發展相結合,從教書、育人、科研等方面助力西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在自己的崗位上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貢獻力量。
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18級汽服1班龔瑞同學說,作為當代青年大學生,我們要勇于挑戰自我,抓住發展機遇;開拓創新性發散思維,奮發有為;時刻關注國情社情民情,依據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學以致用,奉獻社會;筑牢理想信念,錘煉意志品質,爭做新時代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文學與文化傳播學院18級中文5班汪文霞同學說,看到國家發展的遠景目標,深感振奮鼓舞、動力十足。我輩青年應當以國家發展為己任,將個人的發展與國家、人民緊密聯系,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事業貢獻力量。
教師教育學院18級小教1班顧珠芳同學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一次謀劃未來五年中國發展之路的關鍵會議,是從“全面建設”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節點。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生干部,我們應該把握發展規律,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發揚斗爭精神,善于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機遇,奮勇向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