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甘肅省教育廳、財政廳公布甘肅省第一批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的驗收結果顯示,秦安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成功創建省級改革發展示范學校。
秦安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創建于1985年,占地面積100畝,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全日制在校學生3325人,現有教職工237人,專任教師220人,專業教師114人;“雙師型”教師75人;企業兼職及外聘能工巧匠10人。

2017年6月,秦安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被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確定為“甘肅省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立項建設學校,內容包括中餐烹飪、機電技術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三個重點建設專業和“數字化校園” “精準培訓平臺”兩個特色建設項目。

自立項以來,該校搶抓機遇,全面落實“立德樹人,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有用之才”的根本任務,堅持走內涵發展、創新發展、特色發展的道路,以“7+1”項(改革辦學模式、改革培養模式、改革教學模式、改革評價模式、創新教學內容、加強隊伍建設、完善內部管理 + 深化信息技術應用)任務為引領,以推進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為重點,以改革教學、培養、辦學、評價四種模式為抓手,創新教育內容、加強隊伍建設、完善內部管理、建立制度流程。項目建設實行統一領導、條塊結合、項目辦負責的管理體制。
通過三年的建設實踐,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校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基礎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學校新建1586.8平方米綜合實訓樓一座,新建8136.26平方米實訓樓一座,使校舍面積增加了9723.06平方米;采購安裝實訓實驗設備價值1056.6萬元,完成運動場改造、籃球場改造、公寓樓前后院坪硬化、綜合實訓樓附屬等工程,基本滿足了師生學習、生活、教研等需求。

辦學水平全面提升。堅持以專業特點為依據,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中餐烹飪專業與企業共同創設了“課堂+基地+公司”“體驗式+分眾式+實戰式”的現代學徒制;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探索“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深化以共建共享為平臺,打造數字教學資源,全校教師分期開發課程資源積件,動態積累,建成了3門校級精品課程。以校企研發為手段,開發的3本校本特色新教材已由天津大學出版社出版。圍繞“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一個總目標”,打造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在專業帶頭人培養方面,完成6名專業帶頭人培養,其中機電技術應用專業1名學科帶頭人為省職業教育先進工作者,先后建立“甘肅省職業教育陳永武名師工作室”和“甘肅省職業教育伏應祥名師工作室”,“雙師型”教師由原來48人增加到75人,雙師比由21.8%提高到34.1%。三年內,增加6個校外實訓基地,完成826名學生頂崗實習。中職技能競賽學生組一直保持市內領先地位, 2020年省賽獲一等獎20人、二等獎29人、三等獎24人,尤其是一等獎獲獎數、整體獲獎率、人均積分較上年實現“三大提升”,團體總分居全市第一名,再創歷史新高;近三年二本上線135人,高職上線3700多人,對口升學率達92%。有738名學生通過蘇州大眾人力資源公司、蘇州新梅華餐飲公司、新疆庫車縣教育局等10多家用人單位安排就業。

學校實現跨越式發展。目前學歷教育在校生3325人。三年中,為社會累計輸送2300多名實用技能人才;展農村勞動力培訓2700多人,全縣教師培訓3808人,“兩后生”技能培訓1524人,行業員工和特殊群體培訓1000人。學校被全國縣級職教聯盟中心接收為聯盟單位成員,先后榮獲“甘肅省文明校園”“甘肅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甘肅省中小學德育示范學校” ,“天水市文明單位”,秦安縣 “高考優勝學校”“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2019年5月,被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酒泉職業技術學院、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確定為“優質生源基地”。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