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這樣的人
——記天水市實驗小學校長王增梅

王增梅校長1985年7月從天水師范學校畢業后,就分配到原建一小學(2011年更名為天水市實驗小學),在這里任教達36年之久,而其中擔任校長24年。她把自己的青春和畢生的精力奉獻給了實小,帶領實小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讓這所百年老校一直保持著勃勃生機,贏得了老百姓良好的口碑。2014年學校獲得了“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掙死牛不翻車
在王校長的心目中,自己認定要干的事必須干成而且要干好。1997年7月,36歲的她走上了校長崗位,面對她的是兩幢年久失修的教學樓,岌岌可危,而且只能容納900多名學生,完全不能滿足社會對優質教育的需要,教師在陰暗潮濕的環境辦公。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人們常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她也一樣,燒起的第一把火就是修建綜合教學樓,徹底改善學校辦學環境。1999年7月,她主持啟動新建教學樓項目,新建前還要拆除舊的教學樓,把學生寄放在市委黨校一年之久,她常常奔走在兩個地方辦公。最后累到了整夜發高燒,渾身乏力,但一打完吊針就趕往學校和工地,丈夫心疼地說:“你為了工作簡直不要命了嗎?”,她卻義無反顧。就是憑著這樣一股倔勁和不服輸的勁頭,王校長克服了資金、用地等重重困難,終于在2000年8月,學校如期開學。我見證了新教學樓竣工的神圣時刻,見證了師生們走進新教學樓的興奮之情,這是當時天水市一師附小華麗蝶變的最美時刻。在學校經費非常緊張的情況下,王校長率先在全市小學中欠款建起了微機室、語音室,讓學生體驗到了信息技術教育的樂趣。
不用揚鞭自奮蹄
沒有人要求王校長一定要在學校發展中去“折騰”,但是,她總是每年琢磨著學校發展的事。2001年,投資13萬元組建多媒體綜合電教室;2002年,投資12萬元組建教師電子備課室和校園區域網;2004年,投資29萬元組建了第二微機室;尤為一提的是2005年投資90萬元建成全數字多媒體綜合校園網,這在當時的西北地區小學中并不多見。2012年投資40萬元建起精品錄播室,2018年投資90萬元建成希沃一體機多媒體教室31個,大大提升了學校的教育裝備現代化水平。天水市實驗小學的基礎設施建設在一步步前進,而在王校長的身后,也留下了一串串金色的腳印。
2018年,學校打官司收回教學樓的西二樓,改造成“音舞樂園”,孩子們有了專門的音樂舞蹈教室。2019年,在她的積極爭取下,原市教育局辦公樓劃轉學校,經過一年多的改造,多了4個教室和“快樂讀書吧”、心語小屋、詩教陳列室等很多教輔用房,極大地改善了學校辦學條件;2020年,在王校長的努力下,市政府批準將原市設計院辦公樓以660萬元轉讓給天水市實驗小學使用,今年底,基本完成了改造,屆時,學校將新添創客教室和實驗室、校史室等多個教輔用室。2021年9月,合作巷臨街鋪面完成改造,一個嶄新的圖書館出現在孩子們面前,“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走進書的世界,孩子們一定會找到知識的源頭。更為可喜的是,作為市人大代表,王校長積極促成市實驗小學分校項目的落地,市政府列為2020年全市十大民生實事之一,該校將開啟“名校辦分校”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改革創新不止步
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靈魂,辦好一所學校不僅要改善辦學條件,更要靠教育教學質量來說話。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而教學研究則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在抓教育科研上,王校長也是親力親為,推行大小教研結合制度十多年,讓教研常態化、制度化。2003年天水市實驗小學參加中央教科所“十五”重點課題“中小學作文個性化發展研究”子課題實驗,王校長擔任課題組組長,多次參加年會,并積極動員語文老師都參與進來,讓該校語文老師在課題研究中嘗到了甜頭,名利雙收。2011年7月,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實驗研究”兩項子課題通過鑒定,進一步加快了學校課程改革步伐。近年來,學校有6項課題被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成功立項,3項已結題。她高度重視教師的培訓,堅持“請進來,走出去”,讓廣大教師開闊視野,接受新理念。全國著名小語專家霍懋征、全國四大名師中的支玉恒、賈志敏老師等專家先后到天水市實驗小學講課,讓教師們零距離感受了名師的教學風采,接納新的教學理念。
2001年天水市實驗小學開啟了新課程改革,堅持使用北師大版語文、數學教材十多年,培養了一批批思維活躍、敢于創新的優秀學生。在學校課程設置上,每年都會根據社會發展與師資情況,調整課程,使學生有更多選擇。王校長高度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二十多年堅持開展“師徒結對”工程,讓青年教師在師傅的幫助下,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成長。我于2000年調入實小后,王校長就是我的師傅。這一工程使很多實小教師受益,當然受益最多的還是孩子們。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市實驗小學長期堅持“多勞多得,優勞優酬”的原則,推行績效工資考核發放,充分調動了老師們工作的積極性,評優選先、職稱晉升等,讓優秀的老師有更多獲得感。每一年每一次,為了讓老師們能夠盡快晉升高一級職稱,王校長向上級主管部門積極爭取限額,緩解教師職稱評審難的問題。

創造文化的自信
在王增梅校長的帶領下,實小人繼承優良的辦學傳統,提煉出了“博學善思、立己立人、勤奮敬業、自尊自強”的實小精神和“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訓,得到了師生和家長的廣泛認同。王校長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校刊《你我他》之名是王校長智慧的結晶,在她的親自指導下,每期編校、選圖都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今年創刊已經10年,出刊50期,目前成為學校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校園詩歌節已經連續舉辦六屆,每一屆王校長都親自謀劃,親自研究詩歌特刊的編印,為孩子們奉獻了一道道精神的盛宴。王校長也高度重視傳統文化教育,組織教師編寫了《經典詩詞讀本》,并根據年級高低誦讀《三字經》《弟子規》《名賢集》《論語》等,讓市實驗小學的孩子們在傳統文化中汲取成長的力量。
求真務實抓管理
一個好校長必定有自己獨特的教育理念。在教師管理上,王增梅校長提出老師們要捧著“六顆心”干教育,即“愛心、耐心、細心、誠心、信心、責任心”,缺一不可,心心相印,才會成為一名好老師。在學校行政管理上,王校長讓大家銘記“細節決定成敗”、“不抓落實等于零”,讓每一位行政人員在自己的崗位上必須兢兢業業,盡職盡責,不能有絲毫懈怠,工作不到位就是失職。12月6日(星期一)下午召開了支委會議,我忘記了拍照片,結果無法在平臺上傳,不得不第二天補拍,影響大家辦公,王校長給我指出,做工作必須關注細節。大家都夸王校長記性好,可在她的桌子上,經常放著一本大筆記本,密密麻麻記錄著每天過手的事或者想到、看到的事,需要急辦的立即安排辦,絕不拖延,雷厲風行,真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也是王校長多年的好習慣。她對待工作的敬業也是令人佩服。幾年前,王校長的老母親周日去世了,第二天周一她照常到校參加升旗儀式,照常主持召開校務會,將一周學校的工作安排完畢,她才趕回老家去奔喪了。多少年來,她幾乎沒有請過假。如此敬業,確實叫人嘆服啊!
在人文管理上,王增梅校長也是做到了極致,從2018年起,她每天早上堅持給老師在微信群第一時間送來祝福,“早上好!2021年12月29號,農歷11月26日。數九寒天,滴水成冰,周三清晨,祝福送暖!時間,會沉淀最真的情感;風雪,會考驗最暖的陪伴。回首歲月,珍惜緣分,這一年,感謝有你!”這樣溫馨的話語讓實小的老師們倍感幸福。四年來,王校長堅持不斷寫祝福、送祝福,談工作,悟人生,潤物無聲,一千多個祝福凝結了她對老師們的深厚情感,誰能有這樣的毅力呀?一件小事,當堅持下去,它必然會匯聚起天水市實驗小學老師們為學校奮斗的磅礴偉力。有這樣的校長,老師們怎能不感動呢?
與王校長共事21年,其中我擔任辦公室主任18年,與王校長相處的點點滴滴有很多,無法用一篇文章來概括,在王校長的幫助、指導、批評與鼓勵中,我不斷成長,不斷突破自己,為教育事業馳而不息。今天,愿借此文,向王校長表達衷心的感謝和深深的敬意!(妥金錄)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