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線上教育教學有序開展

3月14日,學校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會議,部署全學院疫情防控相關工作。按照學院疫情防控通知精神,各教學單位快速響應、多方聯動,全面啟動線上教育教學工作。各任課教師本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變挑戰為機遇,主動謀劃并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工作,做到進度不誤、內容不減、標準不降,線上線下同質等效。

目前學院現有課程1112門,實際開設線上課程 1112 門,開課率達100 %,各平臺中累計線上教學班級152 個,教學班次3153,建課教師282人,線上教學教師348人,超星一平三端平臺在線參加學習課程的學生數達231287人次。全體授課教師采用學生喜歡的網上直播、混合教學模式,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教學任務,有機融入心理疏導、疫情防控、答疑輔導等,與學生交流互動。同時,學院還給學生提供了多樣化在線教學及資源服務,依托網絡學習空間和在線課程平臺,利用各類優質教學資源,方便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同伴討論和師生交流。

經濟管理學院教師積極總結過往經驗,改進教學方法,精心設計線上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結合超星直播、騰訊會議、釘釘等不同教學平臺的優勢,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積極互動,活躍線上課堂氛圍,提高線上教學質量。從學生課堂表現和作業反饋情況來看,學生學習積極性不減,知識點掌握清楚,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智能控制學院張映梅老師講授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采用超星平臺+釘釘進行線上教學,課前學生可利用平臺豐富的課程資源進行課前預習和自學,老師及時對前期預習情況進行線上調研;課中張老師根據課前調研情況,針對課程難點、重點和提問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重點講授,加深同學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消化,教學質量得到充分保障,同時融入線上積極教學法,引導同學們以宿舍為小組進行頭腦風暴討論,結合學習案例設計思維導圖,做到線上課程興趣最大化,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康芳老師講授的《創新創業》課程,通過課前提前發布學習任務書,展示教材、教案、教學視頻以及PPT等教學資料將課程內容與系統應用緊密結合,在網絡教學中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教學、小組學習和自主學習。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邊看視頻,邊應用系統平臺進行教學互動,完成課程訓練,使網絡教學與課堂教學一樣活躍,而課程作業將推動學生的反思與內化,引導學生深度思考與項目實踐,同學們通過文字信息方式發表自己的觀點,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充分展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課程內容體現了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的創新創業思考。

“停課不停學”,智能控制學院學子“安心宅宿舍、花式學習生活”,通過電腦、手機等設備進入直播課堂,在宿舍認真地上網課。 戴上耳機,聚精會神,思路緊跟老師的節奏。沒有課程的時間也要自主學習,寫作業、瀏覽信息。自我的時間,更要好好管理,用筆記錄課堂知識要點。
馬克思主義學院楊云旦老師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中融入抗擊疫情元素,上好線上教學思政課。給學生們分析了疫情帶給我們的啟示,“于安思危,于治憂亂”,危機本身就包含著“危險”與“機遇”兩層含義。中華民族就是在這樣的磨難考驗中艱難前行的,在應對一次又一次的災難的偉大斗爭中不斷奮起的,正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在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充分彰顯,所以疫情防控形勢才向著逐步向好的方向發展。楊老師就疫情期間如何充分發揮大學生的擔當和作為,開展了如火如荼的討論,氣氛熱烈活躍,讓戰“疫”成為學子最動情的課程思政。
電氣工程學院李姬亮老師說:“疫情期間,全面啟動在線網絡教學,師生通過跨越空間的網絡平臺,齊心協力奏響了在線教學的‘集結號’。我將立足學生在線學習實際,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我怎么樣能學懂學好這門課’,活用教學方式、把牢學習效果,力求做到線上教學標準不降低、質量不打折!
信息工程學院XX2131班童濤同學說:“看著老師這么認真上網課,做學生的怎么能辜負這份熱情!”
機械工程學院JX2141班周懷文同學表示:“疫情擋不住老師們傳道授業,疫情擋不住同學們進步不止!向老師致敬!”

學子們的課余生活也豐富多彩。時而撫琴一首,愉悅身心,時而休閑鍛煉,強身健體。凝聚抗疫力量,鼓舞抗疫斗志,凝聚起師生抗擊疫情的信心和勇氣。
“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既是疫情防控的應急之舉,也是學院探索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實踐檢驗。教師們準備充分、授課認真,學生們聽課專心、互動積極,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教育教學,整體運行有序,教學效果良好。
下一步,學院將進一步認真謀劃、科學施策、多措并舉,精心組織,全力做好疫情期間教學組織工作,保證疫情期間停學不停課,力求做到線上線下課堂教學質量同質等效,主動挖掘在線教育特點,切實保障學院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來源:甘肅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轉載: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