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綜合治理再造秀美山川
本報文縣訊(記者蒲振剛)曾因自然環境惡劣而準備集
體搬遷的文縣尚溝村,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水土保持和綜合治理,如今已成為紅磚民居掩隱綠樹間、鳥語花香伴著游人樂的新村舍。這引人注目的巨大變化,就是“長治”工程區里的一個生動縮影。
文縣地處我省最南端的崇山峻嶺之中。自上世紀末被列為長江上游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區以后,充分調動干部群眾治山治水、改善生態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縣、鄉、村層層簽訂責任書,定期進行質量和進度考核。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治理效應,該縣集中人力物力,堅持開展整鄉、整村、整流域的連片治理,并注意在治理中將改土與治水相結合,修梯田與治理“四荒”地相結合,植樹造林與建設特色產業基地相結合,有效提升了治理的速度和效益。近年來,他們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把人工治理與生態自然修復緊密結合,大力推行封禁封育、改灶節柴、舍飼養畜等綜合措施,促進了植被的重建和恢復,從而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治理體系。針對以往管護不力的問題,縣上還制定了《長治工程管理辦法》等7個地方性配套法規,建立了縣、鄉、村三級管護網絡,將“長治”工程成果納入了法制化、科學化的軌道。
經過各級政府和干部群眾的不懈努力,全縣先后進行了五期“長治”工程,累計完成治理面積1668平方公里,植樹種草20.8萬畝,同時實施了坡改梯、興建攔洪壩等多種措施,使境內水土流失得到控制,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初步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