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徽縣訊(記者蒲振剛)徽縣把小城鎮建設作為拉動經濟發展、擴大社會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來抓,通過改善基礎設施和做大做強優勢產業,有力地促進了全縣經濟的快速發展。
徽縣地處國道316線要沖,境內分布著一批經濟基礎好、輻射能力強的鄉鎮。近年來,面對各地群眾強烈的發展愿望,該縣將小城鎮作為區域發展的重要平臺,成立了由縣上領導和相關部門組成的領導小組,精心制定了縣城及伏家鎮、柳林鎮、江洛鎮等地的發展規劃。在建設過程中,他們既堅持發展這一要務,又兼顧生態保護和地方特色,使小城鎮真正成為環境優美的經濟中心。伏家鎮是省列小城鎮建設重點示范鎮和國家級高效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該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依照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全新理念,加緊建設了商貿城、樂居新街、蔬菜批發市場等一批重點項目,全面推進高效農業和“六改三化”工程,快速提升了全鎮的經濟增長水平。江洛鎮在抓好一、二產業的同時,依托“旱碼頭”的區位優勢,投資7000萬元對鎮區基礎設施進行大規模整修,新增商業經營面積2萬平方米,年商品交易額2200多萬元,成功地轉移了鎮內外1800多剩余勞動力。
經過各級政府和干部群眾的努力,全縣小城鎮建設呈現出異彩紛呈的生動局面,以甘洛、寶徽集團為代表的一批工業企業對地方經濟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明顯加快,三蒜、銀杏等特色農產品走俏省內外;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轉入二、三產業,成為離土不離鄉的新型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