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隴南訊(記者王宇興)隴南市小水電開發取得可喜的成效。截至2006年底,全市共建成大、中、小水電站205座,總裝機容量54億千瓦。其中建成農村水電站204座,農村水電年發電量達到7.77億千瓦時,實現銷售收入1.4億元,提高了山區用電水平。
隴南市水力資源豐富,市上明確提出了“優勢在山、特色是水、要做水的文章、發山的財。”全市根據國家發展和扶持農村小水電開發及電氣化的有關政策,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近5年來,全市通過招商引資和吸引民間閑置資金,共引進農村水電建設資金9.5億多元,推動了隴南市農村小水電的發展。截至目前,隴南市開發利用水能資源已占到該市水能開發利用量的20.9%,累計解決了10多萬戶、44.3萬農村人口的用電問題;其中文縣、兩當兩個縣實現了農村電氣化,通過省級達標驗收。農村小水電和電氣化縣建設,使當地山區群眾用電、飲水、交通、通訊、電視、廣播、教育、文化、衛生等條件均有明顯改善,為加快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基礎。
隴南市加快小水電開發,還極大地增強了各地縣級財力,推動了縣域經濟全面協調發展。小水電開發卓有成效的文縣,已連續3年,每年直接或間接從小水電開發中增加的財稅就達到3000多萬元,縣上用這筆收入加快農村中小型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小水電開發還有效保護了當地的生態環境。據隴南市有關部門調查,僅2006年,隴南市就有2.3萬戶居民在豐水期實行小水電代燃料,家家用電做飯、取暖,不再砍樹燒柴,一年減少薪材用量8萬噸,減少煤炭用量4萬噸,實現生態保護面積9萬多畝,達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