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軍區3架直升機給甘肅文縣送來藥品(配圖:天水在線)
這是一場勇氣與災難之間的較量!這是一次讓亟待求援群眾激動不已的空運戰斗!
這是一次情灑隴原的愛心大救援!
5月14日早晨,蘭州軍區空軍派出運輸機、直升機緊急起飛,奉命奔赴受災嚴重的隴南地區,運送救災物資,打響一場“生死救援空運大行動”的戰斗,全力投入甘肅抗震救災任務。
“只要災區人民需要,我們就要全力以赴!”
災情火急,人命關天。在接到地方求援電話之后,蘭空黨委緊急召開會議,房建國政委通報了隴南地區的災情,啟動了應急機制開展工作,成立了空運救援領導小組,要求機關各部門統籌協調,做好空中運輸任務。會后,立即將任務下達到蘭空某運輸團和某場站,各項準備工作立即緊張有序地展開。
急災區人民所急,想災區人民所想。運輸團副團長江祖盛主動請纓,挑起擔任空運空投飛機機長的重擔,召集機組成員,來到飛行準備教室,研究確定飛行航線、空運空投措施,進行安全預想預測。團參謀長殷本松緊急調撥150多名官兵負責裝卸救災物資。
“物資早一分鐘到達,受困群眾就少一份危險!”
為了災區人民的生命,救援行動以分秒計算。

5月13日凌晨2時20分,蘭空緊急調回在寧夏銀川執行人工增雨的某航運團飛機。17時36分,運輸團接到蘭空執行甘肅省隴南地區抗震救災任務后,僅用了一個小時就完成了飛機、人員和裝備的集結。
5月13日晚,榆中某運輸團的辦公樓里、機場上燈火通明。會議室里,甘肅省政府有關負責人明確了具體空運任務:向隴南文縣空運2噸針劑藥品、250箱餅干、1000箱方便面和100件礦泉水,共計約12噸物資。另外,還要將蘭空給災區捐獻的90頂帳篷送往災區。作戰室里,指揮員拿著鉛筆和尺子在甘肅省地圖上不斷地圈圈點點,認真研究制定飛行路線航程,分析飛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設置預想方案;機場上,機務人員認真細致地檢查飛機狀況……
20時05分,隨著團抗震救災指揮組發出命令:“馬上卸載物資,進行安檢!”。全團官兵顧不上吃晚飯,揮汗如雨,搶時間、爭速度,23時05分,卸載、安檢、交接、裝機、捆綁等工作全部完成。
“特殊戰場展開特殊較量,定格了一幅幅感人的畫面!”
根據氣象報告,5月14日起飛機場能見度20公里,氣溫9.6℃,降落機場天氣符合飛行條件。這意味著可以按計劃向災區群眾實施空中救援。
5月14日清晨5時30分,天空剛剛有一點點泛白時,運輸團的機場上就忙得不可開交,各類飛行保障人員在各自的崗位上嫻熟地操縱著設備。
7時許,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起飛!”飛機劃破晨曦飛往災區附近的某軍用機場。歷時1小時20分鐘,經蘭空某場經過精心保障,飛機安全著陸。同時,場站數百名官兵也展開裝卸任務。

5月14日下午,蘭州軍區空運救災物資的直升機抵達隴南地震災區。
受命于危難之際,開進于倉促之中,必然會遇到許多預想不到的問題。救災物資大都是易碎的藥品,一些食品從三四千米的高空投下后,也會無法食用。加之空投要選擇平地進行,而災民都聚居在平地,空投容易發生砸傷群眾。
怎么辦?軍地人員全部聚集在飛行塔臺休息室,再次研究空運方案,最后一致決定,用運輸機從蘭州把物資運送到災區附近的機場,然后用直升機接力運送機降到災區!
方案出臺后,飛行迅即展開。運輸機往返在蘭州至天水空域,上午10時,機場機車轟鳴,直升機螺旋槳飛速旋轉,急速起飛,飛往隴南武都區。
隴南山高谷深,地形復雜,降落點四面環山,而且沒有塔臺、導航臺,給飛行增加了難度。直升機飛越大山、飛掠峽谷,越近災區,地形越復雜。有時,在僅容一架直升機通過的兩山間,飛行員熟練地操縱著飛機,保持精確的速度和方向,確保直升機安全地穿行在兩山之間。
直升機宛如汪洋大海中的一葉扁舟,在彎彎曲曲的峽谷中穿梭。經過1個多小時的飛行,終于看到武都東江鎮地面上紅旗降落地標,直升機依山飛行,慢慢下降高度,3000米……2000……800米……100米……飛機平穩落地。
聞訊而來的群眾,看到救援直升機,歡呼著跟隨著直升機飛行的方向奔跑著。直升機剛一停穩,官兵便搭建臨時指揮所,觀察當地氣象,架設電臺進行對空聯系,便于大量的物資安全、快捷送抵災區。
武都區委一位干部說:“地震發生后,群眾急需醫藥品、食品,而當地公路受損、橋梁塌陷,救援物資無法進入,空軍為群眾送來了福音……”

天水機場(配圖:天水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