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隴原新型旅游城鎮——劉家峽,到處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清澈的黃河水綠綢緞般流動;整潔美麗的環湖路飄帶般“隨波逐流”直達太極島、棗園新村;綠樹鮮花裝點的樓群沿河錯落排列;金發、濱河花園綠樹成蔭、噴泉揚珠;住宅小區綠草如茵,鳥語花香;南北濱河路、吊橋兩岸人來人往,笑語不斷;美麗壯觀的文化廣場洋溢著現代氣息,休閑的人們伴著時代的節拍,翩翩起舞,金銀般的噴泉隨著音樂的節拍,揚撒滿天花雨;每當夕陽西下時,那流光溢彩的禮花樹、彩虹橋和樓群上閃爍的霓虹燈,以及隨風搖曳的小彩旗,把縣城裝扮得分外妖嬈……
談起永靖縣城劉家峽近三年來的巨大變化,無論是退休人員,還是在職干部,無論是農民,還是外來的游客,也無論是正在洽談的投資者,還是已經落戶的客商,沒有一個不稱贊,沒有一個不夸獎。“劉家峽的變化太大了,簡直是新建了一座縣城!”
打造城市旅游精品
要加快黃河三峽旅游業,就必須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近年來,永靖縣委、縣政府以建設黃河上游“明珠城市”和蘭州市的衛星城市為目標,把縣城建設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突破口,精心規劃,科學決策。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品位的原則,結合全縣經濟、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和地域特征,聘請蘭州冶金有色規劃設計研究院完成了第二輪縣城總體規劃,使城區規劃控制面積由原來的11.58平方公里增加到46.4平方公里,編制完善了川南、八卦島、紅柳、金河灣四個新區的修建性詳細規劃,制訂了“不夜城”建設方案。在規劃實施中,對所有建設工程實行“一書兩證”制度,凡是不符合規劃的建筑設施進行集中清理,指揮城建大軍,結合舊城改造,掀起了一場“大拆遷、大建設”的高潮。兩年來共拆除影響道路建設、有礙市容市貌的各類建筑1600間、4.5萬平方米。
縣城建局王潤林局長高興地告訴記者,近年來,永靖縣每年在城市建設的投資都超過1個億,去年達到1.78億元,今年上半年達到1.35億元。到目前為止,城鎮建設的投資已達到 6.8億元。新建商住樓84幢、高檔次賓館9家,配套完善了供水、供電、供暖、供氣、亮化、綠化等設施。集中精力開發了八卦島、河南、紅柳、金河灣四個新區,開通了縣城南、北兩條濱河路,新建了黃河文化廣場,并拓寬改造了縣城主干道,建成了川南、古城、川中3條商貿街。
為提高縣城的文明程度,縣上組建了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隊,全面整治了縣城交通秩序、市場秩序和市容市貌,實行清潔工人劃段包干,全天候保潔制度。同時對臨街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實行包衛生、包綠化、包服務、包秩序、包公共設施的門前“五包”責任制。特別是去年以來集中整治黃河文化廣場周邊茶園亂搭亂建以及臟亂差突出的問題,有效治理了縣城及周邊地區的臟、亂、差。認真實施“藍天碧水”工程,對縣城供暖設施進行了清理整頓,實行集中連片供暖,減少了空氣污染。加快建設“不夜城”,投資248萬元在縣城主干道安裝高標準不同風格路燈、宣傳燈箱等,并對部分臨街建筑物安裝了輪廓燈,亮化了縣城環境,提高了城市品位,縣城先后被命名為全省“文明縣城”和“衛生縣城”。
為了進一步擴大市區公用面積,給廣大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永靖縣全力實施休閑、便民、亮化等民心工程。為更加凸現黃河文化的特色,充分展示永靖的自然人文特點,縣上多方籌資595萬元實施黃河文化廣場擴建工程。工程將充分利用縣城劉家峽現有的河灣灘涂地向西延伸,東與現有文化廣場相連接,北與黃河水體相映輝,南鄰環湖南路,呈三角形地帶,占地50畝。通過建設一條長700米、寬25米到70米的沿河觀景走廊,把集會演出區、景觀區和休閑娛樂區三者有機地串聯起來,融民族風情、地方文化和現代風格于一體。目前,擴建工程主體已經完工,正在進行其他配套設施建設。工程完工后將與黃河倒流、太極吊橋、濱河路和大片棗樹林構成一幅美麗和諧的風景畫,為黃河三峽再添一大靚麗景點。
民間資金勇挑城建大梁
要建設好城市,經營好城市,管理好城市,就必須拓寬城市建設的投融資渠道,注重盤活民間資金,利用各方面的力量搞建設。為此,縣上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了《劉家峽庫區綜合開發優惠政策》和《永靖縣西部大開發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從土地、財稅、行政性收費、獎勵、服務管理等方面為投資者提供便利。
甘肅金發建業集團董事長王永平先生是土生土長的永靖人,多年來一直在金昌搞投資。他在返鄉創業的過程中看到家鄉優惠的政策和良好投資環境后,聯合本縣優秀農民企業家竇衍林,投資2.5個億在劉家峽八卦島開發建設了“濱河花園”和“金發花苑” 兩個住宅小區,建成了高16層的臨夏州第一家三星級涉外酒店——鴻瑞假日大酒店,并修通了近1公里的“護城河”。今年,這里又吸引了甘肅黃河炳靈水電投資開發公司投資2000萬元,建設電站生活基地,目前正在做開工的準備工作。同時,一條寬20米、長15.5公里用水泥硬化的高標準環湖路,把八卦島與縣城、太極島旅游風景區緊密地連在一起,使八卦島成為永靖縣城市建設的一大熱點,成為該縣名副其實的“永靖外灘”。
在“誰投資、誰建設、誰經營、誰受益”和“你建設,我發展”等互惠互利的城市投融資政策以及寬松舒適發展環境的吸引下,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到永靖投資開發縣城。據統計,近年來全縣吸納投入城建的社會民間資金就達5.5億元。采訪中記者看到,駐地企業劉家峽水電廠投資3500萬元建設的臨夏州第一高樓——劉家峽水電廠19層綜合服務樓主體工程已完工;西北勘測設計院投資2100多萬建設的18層住宅樓主體進展順利,目前完成投資1100萬元;同時,還建成了劉家峽水電廠仿古綜合樓、川南濱河仿古一條街和縣城大什字步行商貿、風味小吃一條街,先后引進了投資總額達5000多萬元的燈光隧道、天然氣輸配等建設項目,極大地改善了縣城的基礎設施建設。
搭建城建融資信用平臺
為盡快緩解城建資金短缺的“瓶頸”問題,永靖縣不斷創新城建投融資機制,抓住國家開發銀行與地方政府共建協調高效的融資、信用平臺,幫助地方解決發展資金短缺問題的有利時機,成立了縣信用建設領導小組,注冊成立了永靖縣縣域經濟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初步建立了城市建設融資平臺。并論證上報了10個建設項目總投資達3.02億元,其中城市污水垃圾處理、劉鎮道路及排水、羅川至白川堤防、河灣至石崖道路、環湖南路、紅柳道路等一批項目已批復立項,部分項目年內爭取動工建設。首批1261萬元城建信用貸款已經到位,年底前1739萬元城建信用貸款也將到位。“屆時,我縣用于城建的貸款達到3000萬元,這是全省在縣一級里爭取到國家開發銀行城建貸款的第一家。”王潤林局長高興地告訴記者,“從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3000萬元貸款加上國家投資,我們用于城市基礎設施的資金將達到4000萬元,這是至今爭取到和項目建設自去年以來取得的巨大突破。”目前,縣城環湖南路、紅柳商道路綜合工程和縣城垃圾處理工程已經動工建設。
在談到今后縣城劉家峽的發展時,永靖縣政府郭維安副縣長告訴記者:“現在,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國家開發銀行支持縣(市)發展縣域經濟的有利時機,通過國家開發銀行這個融資渠道,著力解決制約我縣城市建設資金嚴重短缺的‘瓶頸’,同時,論證篩選上報一批輻射帶動力強的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大項目,不斷提高整個城市的文明水準以及文化品位和檔次。”
一座座舊樓“長高”了、擴大了、變亮了,一條條街道拓寬了、平坦了、變綠了,也變亮了,一處處花園式的住宅小區與碧綠清波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布滿整個劉家峽,使黃河上游的這座“明珠城市”面貌煥然一新,正以越來越整潔文明的形象和便捷完備的服務功能,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