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養牛羊 戶戶致富忙
本報臨夏訊(記者陳華)借助銀行信貸支持,臨夏回族自治州畜牧養殖業發展迅猛。在和政、永靖、康樂、臨夏等縣,具有“千頭牛,萬只羊”規模的養殖基地及養殖村、養殖大戶紛紛涌現。養殖經濟已成為這些地方的支柱產業。省內外諸多企業紛紛投資,帶動當地畜牧養殖業跨越式發展。
在甘肅康美牛業有限責任公司,一條完全采用國際標準而建成的全自動肉牛屠宰生產線投入運行后即產生驚人效益。董事長師向東對記者說,周邊鄉村的養殖能力已經不能滿足先進生產線的需要,現在企業已和外地鄉村建立“公司+農戶”合作關系,向農戶提供良種以及示范養殖、回收等服務。在這個公司,記者看到他們正與遠在千里之外的張掖市甘州區黨寨鎮楊家墩村30多戶農民簽訂養殖協議。而像這樣與外地農民的協議已有40多份。現在,企業每天用于肉牛的收購資金就達50萬元。師向東說,這樣大的資金需求,沒有農發行的支持,生產不可能正常運轉。
在過去的兩年中,入駐臨夏的19家農牧養殖企業,都得到了農發行的鼎力扶持。截至2006年底,農發行臨夏分行向企業的信貸余額已達2億多元。甘肅康興羊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農發行支持下,建起了集科研、繁育、推廣、育肥、畜產品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化龍頭企業。在這些企業的帶動下,當地以及周邊農村興起了養殖熱潮,出現了家家養牛養羊的喜人景象。據悉,當地農民收入的三分之一來自于養殖。
過去,農發行只給糧油企業貸款,而當地糧食生產基本依靠外購,糧食企業普遍經營不善,虧損嚴重。受其影響,銀行業務也持續走低,陷入難以保本的經營危機。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果斷轉變思路,將眼光瞄準具有比較優勢的畜牧養殖業上。結果是企業增效、農民增收、國家增稅、銀行增貸,一舉四得,形勢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