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記者為了了解將于12月1日實行的《教育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實施辦法》的有關情況,走訪了蘭州市多家商業銀行的部分網點,聽到市民對此事情各自不同的看法。相比以前的人丁寥落,這兩天的各大小商業銀行網點可謂是“顧客盈門”,有的市民為了辦理業務甚至不惜請假來排隊等候。
銀行營業廳成“鬧市”
記者在張掖路某銀行網點看到,平時比較冷清的營業大廳里擠滿了人,而且還不斷的有人走進來,本來互相不認識的市民遇到同一話題的時候,也三三兩兩的或坐或站的在一起聊天,中間夾雜著排隊喊號器的聲音,現場雖然有保安和工作人員維持秩序,但還是比較嘈雜。設在西關亞歐商廈一樓的某銀行營業網點大廳因沒有管理人員維持秩序,現場更加混亂,等候的市民全都擁擠到了柜臺前。隨后,記者在慶陽路、通渭路、永昌路的各商業銀行的網點都看到了差不多同樣的情況。在武都路某銀行網點等候辦理教育儲蓄業務的供電局唐先生說:“我最近要出差,得知這一情況后,急忙請假來辦理,已經等了一上午。”
下午4時之后,很多營業網點開始“關門”營業,只辦理在大廳等候的已經領取序號的顧客。
提前支取涉及三個原因
記者從辦理教育儲蓄提前支取業務的市民中了解到,出現目前這種情況有三個原因:一是部分市民將家中的存款全部轉為教育儲蓄;二是銀行在辦理之初,對儲戶的資格審查等于零,把“辦理教育儲蓄須有學校以及稅務部門出局的證明文件”的規定完全“閑置”;三是所辦理的業務數額大多超出了“教育儲蓄每份本金合計不得超過2萬元”的規定。有部分市民說,他們的教育儲蓄高達十幾萬。
顧客:“這是不是單方違約?”
采訪中,市民呂先生說:“我認為,只要按照銀行的規定辦理的存儲業務,存折就是雙方形成契約關系的憑證。憑證上明確標明了開戶時間與到期時間,現在存款還沒有到期,銀行單方面說這項業務要改變了、不能辦理了、需重新辦理了,這完全違背了合同法的平等自愿原則。”
銀行當初為何不按規定操作?
“教育儲蓄的出臺本來是件好事,但有一段時間內卻成了各銀行之間競爭儲戶的工具。”這一說法在交通銀行永昌路營業網點得到了印證。相比記者走訪的其他營業廳,這里只有三四個人在辦理存儲業務。大堂經理王女士說:“我們這里也存在這樣的情況,當初也是為了爭取客戶,但數量很少。所以沒有形成擁擠的場面。”
他認為,目前市民提前支取教育儲蓄或者轉存教育儲蓄,都是因為當初各銀行“攬存不規范”造成的,現在國家針對教育儲蓄出臺了新的規定,相比以前來說,銀行的存款額一定會有所下降,但從長遠來說,從市民利益的角度出發,應該說新的制度“來的”已經有些遲了。本報記者王純樸圖為銀行里取號排隊辦理轉存業務的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