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老子文化國際論壇今日開幕
論壇將通過《老子文化國際論壇蘭州宣言》
本報記者 陳永君 李夏為您報道
一部《道德經》,兩千多年來在歷史長河中沉沉浮浮,到今天生命力愈加鮮活;而有關老子的身世來去,在學界的研究一直在延續。
今天上午,由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省政協舉辦的首屆“老子文化國際論壇”將在蘭州開幕,近百名海內外專家學者將在論壇上踴躍發言,形成百家爭鳴的文化氛圍,這必將對老子及其《道德經》的研究和再闡釋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論壇將通過《老子文化國際論壇蘭州宣言》。
昨日,記者提前“探營”,諸多專家正在為發言而緊張忙碌著。圍繞論壇主題“自然、科學、和諧”,百名專家將就老子與現代社會、老子哲學的文化價值、老子的智慧與和諧社會建設、老子文化的甘肅資源研究等諸多論題進行交流發言。
記者獲悉,中國社科院派出了近10位知名專家出席論壇,蘭州大學等國內眾多大學學者也紛紛光臨論壇。此外,出席論壇的還有韓國、加拿大、日本、意大利、奧地利等國家的專家學者。
歐洲中華道德文化促進會第一主席熊春錦應邀參加論壇,并將就老子在海外的研究情況向大會作發言。
專家訪談
高占祥:揚老子之道 構建和諧社會
昨晚8時許,原文化部常務副部長、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主席高占祥飛臨蘭州,他是應邀專程來參加老子論壇的。稍事休息后,高占祥在他下榻的賓館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
高占祥認為,老子論壇在甘肅舉辦,不僅能夠促進本地對老子文化深入持續的研究,也有助于進一步傳播老子文化。高占祥說:“老子的思想可以說有兩點,即人與自然的和諧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在我看來,構建和諧社會要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以及不同文化之間的和諧。因此,弘揚老子文化必將對構建和諧社會起到積極作用。”
楊培林:甘肅遍布老子圣跡
甘肅老子學會籌備組成員、隴西李氏祖籍臨洮聯誼研究會副會長楊培林與“老子”打了大半輩子交道。昨日,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講述了有關老子的諸多典故。
楊培林考證認為,老子游歷了甘肅許多地方,包括現在的張掖、武威、天水、隴西等地。在天水市清水縣有一個地方叫牛頭溝,還有條河叫牛頭河。傳說中,這里就是老子的坐騎——牛的葬身地。那頭牛當年在爬牛頭溝時被累死了,老子將牛就地埋葬,以后,埋牛的地方冒出一股水來,逐漸成河。當地人為了紀念老子就把原來的地名改成了“牛頭溝”,河叫“牛頭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