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拆遷戶租房11年搬家10次 市長親自過問解決
構建和諧甘肅·破解年關難題—關注拆遷難
市長牽心 讓我們11年等待終“結果”
本報記者 李楊 王燕軍 為您報道 “房子被拆遷之后,我租房住了9年,搬家搬了10次。”當蔡君成(化名)老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話一出口聲音就有些哽咽。 老人這句只有24個字的話語,卻流露出蘭州市城關區就業局47戶居民11年過渡期間的辛酸苦辣。這47戶住戶是1995年被拆遷的,由于當時拆遷安置樓資金短缺等種種原因,這批住戶已經在外過渡了11年。日前,在省長助理、蘭州市市長張津梁的關注下,經過蘭州市拆遷辦及相關部門的大力協調,停工10年的安置樓工程已重新啟動,且有望在今年年底竣工,這47戶漂泊了11載的居民終將有個真正屬于自己的家了。
租房住了11年 家就搬了10次
“1995年6月,我們這些拆遷戶被集中起來宣布房屋要拆遷了,當時負責拆遷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最少一年最多兩年,就讓你們搬回來。然而,這一等就是11年!11年間,我一直在租房子住,其中前9年時間里,我光搬家就搬了10次。”蔡君成老人講述起自己的故事時,似乎是在講述旁人的事情。“雖然家里沒有多少家底,但是每次搬家對于我來說都是一個麻煩(家里房子拆遷的時候我已經63歲了),年齡大了找房子麻煩不說,光搬家花的錢都是個大數字。這租房子的11年時間內,僅租房子和搬家下來我已經欠了別人近2萬塊錢了!”
現住房屋沒有水 每天提上樓
一張床、一個床頭柜、一個爐子、兩把椅子、三個電暖壺以及6個盛滿了清水的盆子,這就是蔡君成老人現在住的房子。蔡君成老人告訴記者:“這房子是我2004年搬進來的,因為各方面原因,這棟樓上一直沒有安裝上水,這兩年來我都是每天用水壺到樓下其他小區住戶人家提水,然后再提到樓上維持日常生活用水。我年齡大了,只能用小壺多提幾次。但好的一點是,這里的房子不需要我再繳納房租了,以往租人家的房子不但房租不能欠,而且自己想改善一下生活,還要算計一下這個月的錢夠不夠維持到月底,夠不夠這個月的基本生活費用。現在每個月省下來的錢,我就可以去買面、買菜、買煤,冬天不會再害怕因為沒有錢買煤而受凍了。”
新房年底要竣工 心情無發表達
“這11年中,我們這些拆遷戶為了盡快解決自己住房問題,都不知道找了多少次相關部門了,但我們一次次失望而回,不得不為每天租房的費用東奔西跑。但今年在聽到我們蘭州市的“父母官”張津梁市長特意關注我們這些拆遷戶,要求有關部門在年底前解決200戶拆遷安置遺留戶,同時我們前兩天得到通知,說給我們蓋的拆遷安置樓年底就會竣工后,當時我們這47戶住戶當中,有十多位老人當場都激動的哭了出來。11年了,我們又怎么能用語言表達我們這11年中從希望到失望,又從失望到希望的心情呢 ?”蔡君成老人說到這里時已是激動不已,“我們漂泊了11年之后,終于能在市政府各級領導的關心下,能有一個可以安心居住的家了。”
新聞縱深:拆遷安置為何如此難?
拆遷10年 10萬居民住房得改善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10年來,蘭州市拆遷辦共拆遷居民4萬余戶,非住宅近5000家,擴除房屋10萬多間,總建筑面積140萬平方米,使用權約3000畝舊城區得到改造。以前所未有的氣魄完成了中山路、慶陽路、靜寧路等市中心主干道的拓建和中日友好會館、蘭州體育館、五泉立交橋、亞歐商廈等重點工程的拆遷工作,使蘭州初具現代都市風貌。回遷安置居住戶3萬余戶,非住宅3000多家,使近10萬多居民的住房條件得到改善。
然而在看到這些成績的同時,記者也了解到,僅從今年以來,由于蘭州市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彭家坪、西關、洪門子、雁灘南河道、等路段拆遷工作陸續進行,然而在這些路段的拆遷過程中,卻不斷地出現阻撓拆遷、過高索要拆遷安置費、過渡費的現象。導致不少的工程因為拆遷難的問題而工期一直處于拖延狀態,其中雁灘南河道綜合治理工程就因為拆遷難的問題,使得截污、橋梁、道路拓建不得不一直處于等待當中,原定于一個月完成的10萬平方米的差遣任務,目前完成了不足1000平米。
同時蘭州市拆遷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蘭州市逾期未安置的住戶有142戶,非住宅有84家,涉及19家開發建設單位,最長的逾期未安置住戶是1992年拆遷的,妥善解決這226戶拆遷戶大約需要3個億資金。由于所涉及的15家開發建設單位,有的由于開發商資金不足、建房手續不全、官司等,無法妥善安置拆遷戶,還有一部分開發建設單位或“蒸發”或根本無力解決。因此,房屋拆遷安置遺留問題的解決困難重重,也導致了這批拆遷戶安置難、回遷難的問題出現。
圓桌對話:
拆遷戶:西關拆遷戶黃玉玲老人
蘭州市拆遷辦:相關負責人
蘭州市政協委員:周迎平
話題一:拆遷安置房源質量能否提高
西關拆遷戶黃玉玲老人:“我能不能在過渡期內就分到一個樓層低、地理位置好一些、樓房質量沒問題、建筑面積不要太小的房子呢?”
周迎平:政府部門應該通過逐步擴大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租賃房以及低價位商品房等四種房源結構的方式,來解決拆遷安置過程中房源短缺的問題。只要政府真正依法辦事,一碗水端平,保證先拆的不吃虧,后拆的占不到便宜,相信老百姓肯定配合政府。
話題二:對“釘子戶”打擊決不手軟
黃玉玲老人:一些“釘子戶”無理取鬧確實不對,也因此影響了政府對我們的安置,在安置時,能否區別對待,不要因為“釘子戶”連累我們的安置。
周迎平:在對拆遷戶的合法權益想方設法維護的同時,對少數“釘子戶”的無禮取鬧則依法堅決打擊不手軟,這是保證拆遷公平、公正的重要手段。拆遷部門應該反復做好被拆遷人的思想工作,給予最后的機會,爭取其主動配合。但同時也應該周密制訂強拆實施方案,整合力量實施重點突破,切實維護政策的嚴肅性,依法遏制少數拆遷戶漫天要價的狀況。
話題三:從源頭上保證拆遷合法性
黃玉玲:政府總是遭遇拆遷難,為什么不從源頭上避免呢?
蘭州市拆遷辦相關負責人:為從源頭上保證拆遷合法性,近幾年來,蘭州市拆遷辦嚴把拆遷許可證關,對沒有拆遷計劃,補償安置方案不切合實際,沒有可操作性的項目不予審批;對只有貨幣補償方案,沒有房屋安置方案等項目不予審批。從而確保拆遷戶的合法權利,不再產生新的拆遷遺留問題。同時蘭州市政府日前下發的《關于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的實施意見》中也明確規定,凡未落實拆遷安置房源和補償措施不到位的項目一律不得拆遷,這項規定也將防止出現逾期不安置拆遷的出現。另外蘭州市政府針對拆遷安戶置難的問題,決定每年以建設120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速度進行增長,從而達到解決拆遷安置戶房源短缺的問題。據了解,今年蘭州市100萬平方米的四處經濟適用房已經處于逐步開建當中。
他山之石:
溫州市:對于未列入年度拆遷計劃的項目,將不再發放拆遷許可證。溫州市作為現有在外過渡戶較多的城市,除必要的城市基礎設施項目之外,原則上將不再審批新的拆遷項目,以嚴格控制新增拆遷過渡戶數量。凡超過回遷期限還未能安置好拆遷戶的拆遷單位,不批準其拆遷新項目以及房地產開發項目。從而切實解決“安置難”,使拆遷戶能夠早日安居樂業。
成都市:在計劃建設城市拆遷安置房時,實施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建設環境),統一建設,統一調度和分配,配套建設好交通、醫療、學校等附屬設施;對安置房建設給予稅費等方面的優惠,以降低建設成本,減輕被拆遷戶的付款壓力。同時加大經濟適用房的建設和供應力度,使被拆遷戶能依法住上經濟適用房。對拆遷居民中買不起房的困難群眾,采取“廉租屋”等多種安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