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誠意·魄力
——記重離子治療中心落戶蘭州

2月26日,蘭州重離子治療中心籌建處的一位負責人拿著中心設計草圖,在“重離子治療區、能源中心、病房樓”等名詞上指來點去:“墻多厚?怎么防輻射?這些都不簡單。”
不簡單的何止墻和輻射。蘭州重離子治癌技術的研發,投資方的確定,治療中心的奠基,都經過了曲折的過程,經歷了種種困難。如今,靠著科研人員、企業、政府的合力,這項重大成果終于在蘭州進入了轉化的路途。

遠見:經費“雪中送炭”
2006年,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嘗試利用蘭州重離子加速器治療淺層腫瘤。
這種方法用高能重離子束,穿過人的皮膚直接殺死癌細胞。與其他腫瘤治療手段相比,對皮膚沒有損傷,定位準確,患者無需住院,是國際上最先進、最有效的放療手段,也是一種處于探索階段的手段。
探索就要花錢。在科研初期經費最困難的時候,省科技廳決定每年拿出100萬元,連續5年投入500萬元,支持重離子治癌研究。這個舉動開了我省科研項目的先河,因為我省單項科研項目歷史上獲得的最大資助,總共只有100萬元。省衛生廳則從項目、臨床試驗許可等方面提供幫助,蘭州市科技局也擠出了幾十萬元資助研發。
近物所所長肖國青說:“什么叫遠見,這種‘雪中送炭’的幫助就是遠見。”
靠著這些支持,重離子治癌研究走過了困難時期,終于獲得了成功。我國成為世界上第4個擁有重離子治癌技術的國家。
2008年7月30日,重離子治癌又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冷卻儲存環當天通過了國家驗收,正式投入了使用。利用這個周長160米的環,重離子治癌從淺層轉入了深層,從原來只能治療人體內部深度小于2.5厘米的腫瘤,延伸到可治療體內深度10厘米的腫瘤。
通過前前后后100多例患者的治療試驗,證明重離子治癌的效果良好,這更堅定了科研人員的信心。
誠意:當作戰略產業
可技術上的信心怎么能變成現實中的治療中心呢?近物所所長肖國青說:“近物所是個研究單位,這種事只能交給企業。”
于是,國內知名大型企業、省內大型國企,甚至還有國際跨國公司,紛紛聞風而來,準備投資重離子治癌。
各地也聞風而動。東部的廈門、廣州、福州、北京,西南的成都、重慶,甚至附近的西寧,不斷與近物所接觸,爭建全國首家重離子治療中心。
我省有關部門則為在蘭州建立重離子治療中心提供了大力幫助,蘭州市和城關區有關部門更是不遺余力地爭取。
不久,近物所確定在蘭州建立首家重離子治療中心,投資方則確定為甘肅盛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盛達集團位居“2009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196位,以礦業、飯店業等為主。這次盛達集團投資于重離子治療中心,可謂“瞌睡遇著枕頭”了。原來,盛達集團通過借殼上市,從股市上募集了較充裕的資金,計劃進軍醫療衛生行業,正在尋找起點高、潛力大的項目。而高科技和醫療結合的重離子治癌項目正好符合他們的要求,因此盛達集團毫不猶豫,力爭成為投資方。
從頭到尾參與重離子治癌項目談判的盛達集團副總經理朱勝利分析:“當時很多競爭對手把投資重離子治癌作為一個經營機遇,而我們則作為一項戰略產業。我們抱有最大的誠意,這是成功的重要原因。”
2009年7月19日,蘭州市政府、近物所、盛達集團達成框架協議:政府協調推動,院所技術支持,企業全額投資,共同在蘭打造國內第一家重離子治療中心。總投資10億元以上,建設周期約3年。
魄力:打破條條框框協議達成了。
但是3個月時間過去了,工程建設卻沒有一點動靜。原來是項目的土地沒到位。
本來在政府的支持下,科研人員考察了蘭州市10多個點,最后選定了雁灘一處還未開發的土地,面積約200畝。土地靠近黃河邊,地下不深處就是鵝卵石層,地質結構符合需要,交通也便利。
但是,選定的土地,要滿足征用補償要求,征地成本將遠遠超過預期。正是這一點,打亂了科研人員和投資方的計劃。
多次大力支持重離子治癌項目的省、市和城關區政府,又一次下了大工夫。針對重離子治療中心的土地問題,政府出臺了多項措施,出手了多個辦法,使一個個具體問題得以解決。蘭州重離子治療中心籌建處的負責人說:“政府這次打破了眾多條條框框,真是有勇氣。”
土地終于落實了,各項進度加快了。2009年12月30日,首筆1000萬元資金從企業打到了科研單位的賬戶里。2010年1月30日,蘭州重離子治療中心奠基。
目前,蘭州重離子治療中心的建設正在三方面緊鑼密鼓進行:近物所的科研人員正在設計建造專用于醫學的小型化重離子治癌裝置;國內頂尖的某家民用建筑設計單位正在設計完善治療中心的圖紙;除了已平整的10畝土地外,其余土地的拆遷正在進行中。
據估計,蘭州重離子治療中心將在3年內建成,正式對腫瘤患者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