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甘肅頻道10月16日電(記者 衛(wèi)韋華)今年7月中旬以來,甘肅蘭州市榆中縣經常有200多人趁著夜深人靜,在農田里探尋古墓,偷盜深埋在地下的陶罐,致使大片農田被盜墓者毀壞。10月16日,記者從蘭州市榆中縣公安局了解到,警方已經過布控排查、化裝打入盜墓賊團伙,成功破獲了這起甘肅省蘭州市近10年來最大的文物盜墓案。當場抓獲涉案嫌疑人33名,繳獲距今4300年到4900年的半山類型和齊家文化類型的彩陶文物6件,追回被販彩陶文物5件。經歷了近2個月的時間,這起涉及文物數(shù)量之多、涉案人員之廣的盜墓大案目前進入了公訴階段,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據(jù)蘭州市榆中縣公安局介紹說,7月底,蘭州市榆中縣紫家營村出現(xiàn)了十多個不速之客”,一到晚上他們就聚集在村里的農田里,揮著鐵鍬和探桿,瘋狂地盜挖埋在古墓的文物。只過了一兩天,紫家營村聚集的盜墓者和文物販子就迅速擴大到了200多人,僅運送這些盜墓者的車輛就有好幾十輛。有些村民見到有利可圖,也加入了盜墓行列。有目擊者稱,這些盜賊的分工十分明確,有放風把哨的,有探寶的,有專門負責挖掘的。
盜墓賊先用一丈多長的探桿一截一截往地下扎,進行定位。隨后,負責挖掘的人便在確定的位置進行挖掘。在挖掘期間,還有人專門負責給盜掘者送飯。
就在盜墓賊瘋狂挖掘的時候,蘭州市榆中縣公安局也展開了抓捕行動。
在現(xiàn)場偵查后,警方發(fā)現(xiàn)盜挖現(xiàn)場四周均是開闊的平地,對罪犯逃跑十分有利,于是派4名警員裝成文物販子,先期進入紫家營村,打探消息。
三天后,潛入盜墓團伙的偵查員獲得了重要線索:盜墓賊挖出的陶罐都在一戶村民家進行秘密交易。抓捕當晚,守候在交易地點外和村子周圍的警察將這群猖狂的“古墓賊影”一網打盡。
經甘肅省文物鑒定所鑒定,所收繳的文物全是半山類型和齊家文化類型,距今4300年至4900年,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和考古研究價值,其中,有3件屬國家三級文物。但令人痛心的是,很多文物在這次盜掘中被嚴重破壞。
審訊中,警方發(fā)現(xiàn),匯集于紫家營村的200多名犯罪嫌疑人并非來自于一個盜墓團伙,而是由幾個團伙臨時拼湊的。其中有來自本地鄰縣的盜墓者,也有來自甘肅省定西市和白銀市的文物販子。
據(jù)知情人士透露,隨著古玩收藏日趨熱鬧,“古董”變得越來越值錢,有時候,一件不起眼的文物能轉賣到幾千、上萬乃至幾百萬。因此行成了一條盜賣文物的“利益鏈”:挖掘者--文物小販--文物大販--收藏者,而盜墓者們,只是這個黑色產業(yè)鏈條中最低級別的那一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