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大青山蔬菜瓜果批發市場一蘋果經銷商說,“這些日子,蘭州市場的蘋果批發價格特別亂,從2元多到4元不等。現在蘋果的價格開始下跌,大家都想出貨,競爭特別激烈。”正如該經銷商所說,年前四平八穩等待蘋果漲價的經銷商們聞聽蘋果價格開始回落,急匆匆都想拋出手里的壓貨。而從當前的市場狀況來看,只有那些出貨早的果農和商販掙到了錢,而一直舍不得出貨、打算賺取更大利潤的商販當下都在賠錢賣。從全國市場來看,山東、山西等地壓的蘋果數量最多,而甘肅靜寧的蘋果當前還有近1000噸的壓貨,銷售出去的只占總產量的五到七成左右。
蘋果批發價大幅下調
中廣網蘭州5月13日消息 早在今年3月份,記者曾電話采訪蘋果商販楊老板,他稱蘋果批發價在產地每斤下調了0.2元至0.3元,但在記者隨后調查零售市場時,并沒有發現價格下調情況。清明節前,記者走訪西部市場時,果商告訴記者原來批發65元的15斤袋裝蘋果,價格降為55元至60元。另一位商販告訴記者,蘋果價格和春節前比,有了小幅下降,估計在清明節期間會有小幅上揚,隨后價格會有較大幅度的下調。
正如一些果商預料,昨日,記者在甘肅商務網上看到,山西運城一果商在該網站上打出了蘋果的供應信息,其中袋裝膜袋富士65(MM)-70(MM)的蘋果0.85元/斤,70(MM)-80(MM)蘋果1.2元/斤,70(MM)以上的蘋果1.3元/斤,75(MM)以上的蘋果1.4元/斤;箱裝紙袋富士75(MM)以上為2元/斤。這樣的低價讓人很感意外。記者隨后聯系該果商并了解到,截至目前,他們還有5000噸的蘋果未出售,而這些蘋果是他們于去年秋季收儲的,當時的收購價比他在網上的要價高出0.5元-0.6元左右。這就意味著僅這5000噸蘋果,他就要賠幾百萬元。“沒辦法,現在不出貨,越往后賠得越多。”該果商焦急地說。
本地蘋果緊急出貨
其實早在春節過完不久,蘭州的一些大街小巷、居民小區門口,還有一些農貿市場就出現了一卡車一卡車的蘋果待售,就在那時,蘋果的批發價格已經開始有所松動。
就是近幾天,在蘭州的一些街頭仍然能看到拉著蘋果的大卡車。 “大的10塊錢3斤,小的10塊錢4斤。”記者了解到,這些卡車基本都來自蘭州附近的皋蘭,他們中間有些人銷售的是皋蘭當地的蘋果,有些銷售的是從靖遠、靜寧等地收購來的蘋果,當前銷售價依然是大蘋果10元3斤,小蘋果10元4斤,和年前比起來,卡車上的蘋果價格沒升沒降,出貨慢的狀態同樣也沒有改變。
但是,在一些零售攤點,記者看到,由于種種原因,部分蘋果已經開始降價出售。在蘭州市木塔巷,一位來自什川的果農坐在兩個大筐子后,向來往的路人兜售自產的蘋果。記者看到,她的蘋果按個頭大小被分成了兩堆,大點的蘋果10元錢4斤,小點的蘋果10元錢5斤。記者發現,她賣10元5斤的蘋果,比去年10月份賣10元4斤的蘋果個頭只小了一點。這也是自去年蘋果價格大漲之后,記者首次在蘭州市場見到價格最低的蘋果。
這位果農告訴記者,她家去年采摘了1萬多斤蘋果,采摘時只給商販賣了一部分,大部分儲藏起來自己零售。這位果農還說,去年整個冬天她都用這種方式零售自家的蘋果,但由于價格高,吃的人少,一天連一筐(100多斤)都賣不掉。“春節期間稍微好點,一天能賣掉一筐多點,現在又難賣了,再不賣掉就要爛了。”她說,本地產的蘋果最遲要在3月底賣掉,要不然壞了損失就更大了。
當前國內壓的蘋果還很多
去年10月中旬,記者在青白石采訪時,碰到了正在當地收購蘋果的楊老板,他在甘肅秦安、靜寧、環縣、天水、蘭州、靖遠等多個蘋果產地共收購了近70萬斤蘋果,基本全部銷往長春市場。
3月下旬,記者電話采訪了楊老板,他告訴記者,他的蘋果基本上已經銷售了近90%,去年在青白石收購的蘋果每斤的利潤基本在0.3元至0.5元之間,自己算是賺了錢的那一部分人。但是,還有一部分蘋果經銷商壓了很多貨,這些貨如果在6月1日前還銷不出去,那肯定是虧定了。楊老板說,據他了解,甘肅靜寧的蘋果(指冷庫中的部分)截至目前的銷售量大概只有40%左右,和往年比,今年的銷量確實不大。
在外地市場的銷售怎樣呢?記者電話采訪了長春果品市場王經理。他說,現在進長春果品市場的都是山東的蘋果,據稱山東還壓了很多蘋果,就算一個最小的冷庫至少也壓有100噸蘋果,甚至還有一些冷庫根本就沒有開庫。
高價蘋果成了零售市場的“配角”
5月之后,蘋果將會出現“黑心”現象,口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記者了解到,蘋果在批發市場的價格開始松動,和春節前相比,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調,但在零售市場,市民依然感覺不到蘋果價格明顯的變化。記者在走訪了城關、七里河、西固等地的多個水果零售攤點后了解到,目前套袋紅富士蘋果的價格普遍在5元以上,而超市的蘋果價格更高,基本在6元-8元之間,果農自售蘋果價格相對較低,基本在3.5元-5元之間。
“現在,新鮮的時令水果開始大量上市,蘋果已經不是我們零售的主力品種了。”西站一果蔬市場的水果零售商販說。據了解,隨著新鮮時令水果的上市,蘋果的零售量已大大縮減,但價格卻依然堅挺,西站果蔬市場的蘋果價格在5元-7元,絲毫不見回落。
采訪中,記者遇到了正在購買蘋果的市民楊女士,她在得知蘋果價格還在5元時有些不解:“我聽說批發市場的蘋果價格已經降了,為什么你還賣這么貴?”“這樣的蘋果,我們這里賣5塊,市里面都賣到6塊了,你說誰的價格高?想買便宜的,你可以去批發市場買啊。”建西西路一水果零售商沒好氣地說。他告訴記者,蘋果的批發價確實降了,但是裝蘋果的箱子好多都灌進了水泥和石膏,這些重量也要加在成本里。“一個蘋果箱輕的五六斤,重的七八斤,一箱30多斤的蘋果如果按3塊錢批發,等我們拉回來除掉皮,凈果的價格就能上漲0.6元-1元左右,我們賣5塊錢也掙不了多少錢。”該零售商販算了一筆賬。
小年傳說“毀”了蘋果
蘋果作為一種大眾果品,自去年秋季開始就成了各界的關注對象。在去年8月份蘋果即將成熟之際,一些果販便進行了一輪瘋狂的“枝頭搶訂”,勢頭兇猛,給出的定價當然是也“節節高升”,直至10月份,靜寧套袋紅富士蘋果,80(MM)以上的地頭收購價達到每斤3.8元至3.9元的歷史高點。不管是果農還是商販,都對蘋果抱有很大的期望,他們渴望能從小小的蘋果身上獲取更大的利潤。他們之所以如此堅信,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大家都認為當年是蘋果小年,總產量少,價格肯定會高。
長春果品市場的王經理認為,造成蘋果這個時段“遭”冷的主要原因在于一個詞:“舍不得”,去年秋季,按照當時的收購價,果農是賺錢的,可果農舍不得,都存著。春節前,果商如果出售庫存的蘋果也是賺錢的,可果商也是舍不得,大家都認為去年是蘋果小年,蘋果總產量少,都想存到最好賣一個好價錢,但目前從全國范圍來看,情況并不是這樣。“蘋果小年,一棵蘋果樹產的蘋果量少了,可蘋果樹的總產量是增加的,所以,蘋果的總產量并不小。”
據相關人士分析,2010年,蘋果價格大幅上揚,基本由三個原因造成,一是農資物品價格的上漲,帶動了蘋果價格上漲;二是去年是蘋果的小年,全國范圍內,蘋果的總產量較低;三是國內大部分的富士蘋果出口國外,減少了國內蘋果總量。對于以上這三個原因,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農資物品價格上漲是肯定的,蘋果小年也基本肯定,但是大部分富士蘋果出口國外的信息并不準確。根據中國蘋果科技網發布的信息顯示:去年上半年,我國鮮蘋果對歐盟27國出口數量為0.57萬噸,實現出口金額為577萬美元,平均價格為1014美元/噸。與2009年同期相比,我國對歐盟27國的出口數量和實現出口金額均大幅度減少,出口量減少了41%。
今年的蘋果價格走勢又將如何呢?這是果農和果商最為關注的,相關人士稱,去年是蘋果小年,今年就是大年,那就是說,今年全國的總體產量要比去年高,加上去年的蘋果銷售情況并沒有想象中的好,估計今年的蘋果價格會整體下調,不管是富士還是別的品種。記者 翊水 談應霞/文 施梓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