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4日,蘭州石化公司礦區服務事業部副總經理王公德一行向麥積區甘泉鎮捐款20萬元。
受“5.12”地震波及,甘泉鎮24個村不同程度地發生災害。全鎮共有5214戶23458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2368萬元。在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的關鍵時期,蘭化人的一份深情厚意為甘泉鎮的災后重建給予了有力支持。區委常委、副區長馬兆讓對蘭州石化公司的積極援助表示衷心地感謝,并表示將這份捐款用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希望該公司能一如既往地繼續關注麥積、關注甘泉的發展。

麥積區政協主席賈應珍簡要介紹了甘泉鎮受災情況及特點,對其援助表示感謝,并希望通過天水療養院能密切地企合作,互幫互助達到雙贏。

之后,王總一行在區政協副主席陳新宇的陪同下察看了云務小學的災情,還看望了受災重戶胡三東一家并送去慰問金。王公德副總經理表示,除此之外,還將通過多種形式對甘泉、對麥積進行重建援助,以實際行動回報、支持地方發展。 ( 麥積區委外宣辦 趙春燕)
同期資料:
甘泉鎮受災情況:天水市麥積區甘泉鎮位于天水市東南部,行政區劃總面積240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8.7萬畝,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739元。現有24個村,164個村民小組,8596戶40245人。有中小學校和幼兒園36所(其中:小學28所、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1所、教學點2個、附中1所、幼兒園3所),在校學生7539人,在園幼兒總數892人。有各類企事業單位58家,在職職工1320人。受“5.12”地震波及,甘泉鎮24個村不同程度地發生災害。經鎮、村兩級干部進村入戶排摸,全鎮共有5214戶23458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2368萬元。(227戶群眾的565間房屋倒塌),其中:磚木30間,土木535間;損壞房屋1572戶4951間,有1486間形成危房;倒塌圍墻3108米,倒塌圈舍廁所134間,緊急轉移446戶2126人。全鎮災情最為嚴重的是:窯莊村武家灣自然村出現山體和房屋裂縫問題。在我鎮上報災情后,區上及時組織國土和城建部門專業人員現場進行勘查,確定將窯莊武家灣自然村10戶群眾進行整村搬遷。歸鳳山村石莊自然村有19戶(99間房屋),除3戶受災較輕外,其余戶的房屋受損較大,肖引求等10戶42間房屋全部倒塌,倒塌圍墻100多米。經我鎮督促動員,并優先安置救災帳篷,危房戶全部搬離危房。全村群眾急切要求搬遷,重新選址建設新村。學校倒塌校舍156間,倒塌圍墻364米,倒塌廁所13間,損壞校舍355間,裂縫圍墻730米。其中:損失最為嚴重的謝崖附中教學樓,經市建委專家實地鑒定為危房不能使用。甘江、窯莊、歸鳳山、云霧、黃莊、胡溝等6所小學校舍因地震成為危房,現已全部排除險情隱患。2家企業受損,其中:金盛缸瓦廠倒塌立式排煙道、壓垮烘干房3間。玉蘭煤廠倒塌廠房7間。災情發生后,我鎮立即組織鎮、村干部進村入戶,一方面組織受災戶開展疏散轉移和安置救助工作。一方面組建搶險隊伍,及時開展災害隱患排除工作,積極啟動了全鎮的災后重建工作。
救災物資發放情況:為了保證救災物資在一個工作日發放到受災群眾手中,我們堅持“公平、公正、公開”三公原則,創建了“一卡一單、一冊一帳、一流程三制度”的工作機制,即:每戶建立一張家庭檔案明白卡、一張救災物資領取通知單,每村一份物資發放花名冊、一個救災物資發放臺帳,鎮上制定了救災物資發放流程圖、帳篷使用制度、救災物資接收發放管理制度、受災群眾安置點臨時值班制度。通過建立物資發放制度和流程圖,鎮上對災情摸底、重災戶確定、救災款物評議、公示、發放都組成強有力的兩個督察組反復跟蹤檢查,確保重災戶確定的公正,在物資發放上做到了準確及時、公平、公正、公開,全鎮接受各項救災物資已全部發放到位,沒有發生任何挪用截留現象。截至目前,共向233戶重災戶發放救災款5萬元;6名受災黨員發放慰問金2000元;發放救災帳篷55頂;彩條布200米;面粉16袋;清油10桶;方便面31箱;餅干144盒;棉被338條;毛巾被119條;絨被29條;床單18條;毛毯9條;絨毛毯120條;棉衣189件;新舊衣物130包;內衣109套;羊毛衫118件;軍用女式絨衣160套;口罩54包;蠟燭42支;手電筒10個;電池50節;兒童用品1套;鋁壺1個,海綿墊35個,軍裝100套,棉絮120個,火腿腸3箱,榨菜2箱,米線2箱,大米4袋,衛生紙1捆,涉及1180戶53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