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7日,麥積區政協主席楊續祥帶領政協機關干部,深入“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聯系點——甘泉鎮廟溝村,通過現場調研、走訪入戶、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對該村村情及聯系戶生產生活情況進行了調研。
廟溝村位于甘泉鎮白石溝內,共有9個自然村,4個村民小組,204戶1037人,其中貧困戶56戶,耕地面積3489畝,人均3.7畝。村民收入主要靠糧食種植和勞務輸出為主,人均年純收入1300元左右,是甘泉鎮較為典型的貧困村。

在廟溝村,楊續祥先后走訪了陳田生、王月娃等特困農戶。每到一戶,楊續祥都與他們親切交談,仔細詢問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傾聽他們的意見、建議、想法,并互留了聯系方式。在掌握了聯系戶的情況后,楊續祥說,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是省委做出的一項決策,也是一項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更是順應民情民意、推動全省同步進入小康社會進程的重大舉措,這次我們先了解一些基本情況,以后我還要經常來幫助你們理清致富思路,發展富民產業,直到你們的生活達到小康。你們要堅定信心,抓住 “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政策機遇,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幫助下,度過生活難關,努力改善家庭生產生活條件,早日脫貧致富。
隨后,楊續祥通過現場調研,詳細了解了村上的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產業發展等情況,并與鄉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談,詳細聽取他們對加快脫貧致富步伐的意見、建議和想法,共同分析了村上當前的發展機遇和存在的困難。

針對村上提出的發展優質核桃建園、養殖散養雞、硬化通村道路、加固河堤和新建群眾文體活動場所等問題,楊續祥說,在如此艱苦的自然條件下,村兩委班子帶領廣大群眾加快脫貧致富步伐,發展較快,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但與群眾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與全國全省同步進入小康生活的要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們必須要發展得更快一點、更好一點。楊續祥強調,結合廟溝村的實際情況,一要積極調整種植結構,在繼續擴大全膜雙壟溝播玉米種植面積的同時,利用地處林緣區,適宜核桃生長的有利條件,積極爭取“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大力發展核桃建園,增加群眾收入;二要擴大發展養殖規模,利用群眾多年養牛、養羊和散養雞的經驗,充分發揮林緣區豐富的飼草資源優勢,通過多種渠道解決資金、技術等問題,逐步擴大養殖規模,在此基礎上引導有意愿、有能力的群眾積極發展標準化小區養殖;三要繼續組織群眾開展勞務輸出,引導群眾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同時要加強技能培訓,使外出人員掌握一兩門技術,實現苦力型向技能型的轉變;四積極爭取項目,整合資金,加大改善村容村貌力度,對硬化通村道路、加固河堤、新建群眾文體娛樂場所存在的資金、材料短缺等問題,區政協將積極協調有關方面盡力解決;五要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通過對村上農業技術能手、致富能手和思想覺悟較高的年輕同志重點培養,發展為入黨積極分子,以此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通過黨員帶動、示范作用,增強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楊續祥要求,區政協機關干部要結合自己聯系戶的實際情況,嚴格按照區委的部署要求,緊緊圍繞影響和制約貧困戶發展最迫切、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深入扎實地開展工作,真心實意地為困難群眾解難題、辦實事,幫助群眾致富奔小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