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以來,麥積區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以穩中求進、好中求快為主線,堅持跨越式科學發展不動搖,狠抓項目建設,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增強區域經濟實力,著力改善民生和促進社會和諧,全區經濟社會呈現出持續全面提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今年以來,麥積區衛生工作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為目標,以“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為核心,繼續圍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一條主線”;狠抓公共衛生、農村和社區衛生、食品安全、中醫藥 “四項工作”;為保障全區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推動全區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重點衛生項目建設進展情況
◆區中醫醫院遷建項目。區中醫醫院遷建項目概算為2799萬元,總建筑面積11566平方米,工程于2011年4月20日奠基,7月20日開工。目前,住院樓和門診樓正在進行墻體粉刷,完成投資2165萬元。
◆天水三陽醫院建設項目。天水三陽醫院屬民營(股份)非營利性醫院,該項目總占地100畝,分兩期實施:一期為醫院建設,二期為地熱資源開發綜合利用。醫院總建筑面積為21989.02平方米,項目計劃總投資2.8億元,分兩部分實施,一期工程已于2009年9月29日開工,截止目前住院樓、門診樓和急救中心、醫技樓主體工程封頂,投入資金4100萬元,年底計劃完成投資4500萬元。

◆橋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項目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完成投資340萬元。
◆北道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正在進行主體二層施工 ,完成投資180萬元。
◆2012年石佛衛生院改造項目,目前,石佛鎮政府和石佛衛生院簽訂了固定資產變動交接書,國土資源局正在辦理土地使用證,正在招投標中,年內可完工交付使用。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穩步推進。今年以來,麥積區緊貼實際,把握工作重點,強化政策措施,落實目標任務,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穩步推進。
◆新農合制度不斷完善,保障能力明顯增強。2012年,全區共有農業人口454474戶92547人,參合434525人,參合率95.61%。上半年,共有289700例參合農民得到4144.650242萬元合作醫療基金補償,總受益率66.68%。共為參合農民報銷醫療費用4094.664042萬元。
◆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逐步完善。今年以來,全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網上采購總金額839214.67元、配送總金額623014.97元、入庫總金額502812.51元,配送率達54.74%、入庫率30.8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全面開展。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由15元提高至25元,累計建立規范化電子居民健康檔案417423人/份,建檔率68.56%。
◆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穩步推進。今年,將市二院、區中醫院、區婦幼保健院列為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單位,落實編外護理人員全面推行人事代理制度,加強醫療服務質量管理和醫德醫風建設,全面推行醫院信息公開制度。
◆基層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有序推進。今年以來麥積區全面實施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截止目前,馬跑泉、元龍等11家衛生院將擬確定轄區的村衛生室負責人和衛生技術人員報衛生局存檔備案。正在制作統一標識、印制各種相關制度和宣傳資料,待全區村衛生室負責人聘用結束后,將實施村衛生室藥品統一配送。

——社區衛生服務功能不斷完善
◆進一步推動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完善服務網絡,截止目前,全區已設置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1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覆蓋城區橋南、北道埠、道北3個街道辦事處和社棠、馬跑泉、花牛3個鄉鎮。
◆不斷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積極選派60余人參加省上舉辦的全科醫生、社區護士等培訓。主動開展上門服務、家庭出診和愛心服務6000余人次;體現中醫藥服務特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室設置率達100%,中醫藥服務36000余人次。

◆舉辦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及健康咨詢活動50期次,參與2000余人次,發放健康教育處方40000余張。
◆建立居民健康檔案10.5萬余人份,規范開展婦女、兒童、老年人等重點人群和慢性病患者的管理,糖尿病隨訪管理3000余人、高血壓隨訪管理5000余人。

——公共衛生工作鞏固提高
◆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成效顯著。成立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家咨詢委員會及各類衛生應急隊伍,建立了應急物資庫房,并健全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積極與農業、教育等部門建立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購置了100套連體衣、20套防護服、N95口罩50個、一次性防護用品500余件、價值5萬余元的應急物資、消殺器械和消殺藥品。

◇加強免疫規劃實施及傳染病監測管理。加大鄉、村兩級開展計劃免疫及傳染病管理力度,全區計劃免疫接種雙月報表顯示,基礎疫苗接種率均達到95 %,免疫規劃及傳染病監測工作得到較好落實。
◇積極開展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 。認真貫徹落實“四免一關懷”政策,為高危人群提供自愿咨詢服務和干預工作。對轄區內三類目標人群聚集場所開展了高危行為干預。
◇ 深入開展結核病防治工作。共發現治療肺結核病人152例,其中新涂陽肺結核病人87例,復治涂陽肺結核病人11例,重癥涂陰肺結核病人9例,新涂陰肺結核病人45例。
◇國家慢病調查監測調查項目完成情況。共完成調查問卷600份,同時進行了數據雙錄入,圓滿完成了此次調查監測工作。
◇加強美沙酮替代療法項目工作。加強了對重點人群的宣傳,發放宣傳資料3000余份。對強戒人員做了美沙酮維持治療專題知識講解,截止目前,累計接診286人,正在接受服藥者共151人。
◇ 地方病防治項目工作開展情況。及時開展了包蟲病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共調查在校學生1800人,進行成人B超檢查4000例,共完成問卷調查5800份,涉及16個行政村及部分城區居民。

◆婦幼衛生工作再上新臺階
◇繼續做好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項目。上半年,救助貧困孕產婦1934人,撥付項目資金79.72萬元。住院分娩率達到98.39%;孕產婦系統化管理率達到 98.39%,孕產婦建卡率 99.08 %,3歲以下兒童系統化理率達到 98.38 %。
◇認真做好婦幼衛生項目工作。完成新生兒疾病篩查 2746人,篩查率96.63%,未發現苯丙酮尿癥患兒;聽力篩查2704人,篩查率94.68%;婚前醫學檢查1420對,婚檢率75.06 %。
◇認真實施“兩癌”篩查和貧困聽障兒童救治工作。印制宣傳資料6萬余份,體檢表格及登記表4萬余份,全區共篩查婦女7800人,全區貧困聽障兒童篩查工作共篩查37716人,未發現陽性。
◆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全面加強。今年以來,食安委各成員單位共出動宣傳車86臺次,設立咨詢點17處,接受群眾咨詢4000多人次,懸掛宣傳橫幅30余條,發放宣傳資料10000余份,共檢查、登記農資經營門店345家,檢查農資批發點59個,累計抽檢農藥標簽1156個,標簽合格率達90%以上。

——萬名醫師支農工作取得實效。今年赴石佛鎮、元龍鎮開展大型巡回醫療2次,對400多名0-7歲的幼兒進行聽力篩查和齲齒篩查,對100多名婦女進行了宮頸癌篩查,并對查出患者進行了診療,發放宣傳資料1000余份。上半年,16名醫療隊員共診治患者750余人(次),收治住院病人20余例。

——中醫藥特色與優勢得到有效發揮。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創建國家重點建設專科1個,省級重點建設專科4個,市級重點建設專科6個。區中醫院的針灸科、中醫肝病專科和急診急救科被省衛生廳列為省級重點建設專科,可提供450多種中藥飲片(制劑)和230多種中成藥。今年共創建中醫特色鄉鎮衛生院2家、使全區中醫特色衛生院總數達到10家。

——愛國衛生運動深入開展
◆積極開展鞏固省級衛生城市和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今年順利通過了全省第八次衛生城市復審驗收工作。目前,我區重點路段實行全天保潔,總道路清掃保潔面積達135萬平方米,日清垃圾150噸,日清運率100%,城市各種垃圾的無公害處理率達70%。
◆加強宣傳,提高全民健康教育質量。大力開展了愛國衛生法律法規宣傳和健康教育、衛生保健宣傳活動,開展了義務義診咨詢服務;截至目前,共開展巡講活動5場(次),在巡講現場展出了《健康66條》模型展板5面,印發了健康科普宣傳資料12000份,受訓人數達到1000多人。
◆科學防治,認真開展除“四害”活動。共發放滅蟑餌劑6000袋,滅蟑粉劑150瓶,大功達滅蚊蠅藥劑30000萬ml,環衛樂滅蚊蠅藥劑50000萬ml,滅鼠藥400袋。有效控制了鼠、蚊、蠅、蟑螂等病媒生物傳播的各種疾病。

——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壯大,素質不斷提高
◆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培訓資源,合理規劃安排人才培養項目,避免重復培訓和資源浪費。
◆積極爭取醫學院校高等畢業生,配合人社部門組織了市二院和鄉鎮衛生院公開招聘醫學高等院校畢業生報名錄用工作。
◆注重培養學科帶頭人。市二院、區婦幼保健所等醫療機構做到科研經費、獎金分配、職稱評定向學科帶頭人傾斜,學科帶頭人以“傳、幫、帶”的形式培養年輕骨干。

◆有計劃地選送專業技術骨干到省級醫療機構或省外大中城市醫學院校、醫院學習專業理論知識、臨床實踐操作技能。
◆完成了全科醫師轉崗培訓29人、全省藥學培訓23人、基層衛生人員麻醉藥品培訓44人、村級衛生人員培訓476人、農村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人員培訓項目23人。

——紅十字會工作順利開展。今年,市上將伯陽鎮虎頭村衛生室列為博愛家園項目實施點,援建資金10萬元,建設面積140㎡。項目已完成設計、招投標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