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喜看金秋,黨的十八大召開在即。為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喜迎盛會,本網在前段時間刊發“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系列報道的基礎上,濃墨重彩推出《喜迎十八大》專欄,全景展現麥積區改革發展新成就,將全區迎接十八大氛圍推向新的高潮。
麥積農業農村工作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成效顯著

麥積區針對農業發展實際,把大力推進農業農村工作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作為促進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升農業農村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落實關鍵措施,培育工作亮點,使示范點建設起到了很好的輻射帶動作用。

項目支撐,技物結合,糧食生產持續穩定發展。該區把發展旱作農業作為長期抗旱生產,保障糧食安全,穩定增加農民收入的關鍵措施,按照“米袋子”省長負責制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糧食生產區長負責制及鄉鎮目標管理責任制,努力增加糧食產量。2012年夏糧總產達到4960萬公斤,與去年相比增產27.8%。

加快調整,強力推進,設施蔬菜基地建設初顯成效。按照“一區一園三基地”的發展布局,全力實施市委、市政府“五個一工程”建設,建成中灘鎮、石佛鎮、渭南鎮三個千畝蔬菜示范基地和馬跑泉吳家崖、甘泉毛集、屈家坪、新陽沿河、利橋百花五個百畝連片設施蔬菜示范小區,具有“地域特色、區域優勢、集約經營”特點,經濟效益高、示范作用強的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基地正在形成。截至8月底,全區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0.2萬畝,比去年同期增長16.63%,新增設施蔬菜面積1720畝,占任務2150畝的80%。

地企對接,規范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取得新進展。以南山花牛蘋果產業園、北山生態產業示范園、三新陽片區高效農業和畜禽規模養殖“兩園一片”建設為重點,初步形成了“專業大戶牽頭,龍頭企業帶動,政府扶持引導”的土地經營權流轉和專業合作社發展格局。今年,新注冊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21家,新增流轉土地面積3740畝,全區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210家,入社會員4716人,帶動農戶32758戶,注冊資產10494.38萬元;全區累計流轉耕地面積8.59萬畝,涉及農戶27760戶,建成了南山萬畝蘋果基地、北山萬畝葡萄基地、三陽川山東威龍公司1.72萬畝鮮食葡萄基地、中灘緱楊千畝設施蔬菜基地、九龍山禽業等一批大的產業集群,農業支柱產業集約化經營實現突破性發展。

行政推促,技術保障,農村能源建設有序推進。2010年第一批農村沼氣民生工程2000戶建設任務和2009年鞏固退耕還林沼氣732戶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準備接受省、市驗收;2011年1500戶農村沼氣建設,目前完成開挖1034口、澆注904口、建成584口、裝料233口、產氣177口、“三改”330戶;2012年農村沼氣建設項目,目前已完成沼氣池開挖287口、澆注255口、建成140口、裝料31口、產氣16口、“三改”83戶。天水隴豐和天蓬養殖有限公司大型沼氣工程已全面完工并投入運行和試運行。

緊跟農時,強化培訓,農業科技推廣力度逐步加大。目前共舉辦各種形式農民培訓102期次,培訓農民11200人次,發放各類農村實用技術讀本(資料)13000冊(份),光盤6000余張,印發技術明白紙2萬余份,有效地提高了廣大干部群眾的科技文化素質,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培養了大批新型農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