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張家川縣考察)
8月8日至10日,麥積區委副書記張永剛,區委常委、副區長王彥軍,區政協副主席王啟峰帶領由全區農口部門和各鄉鎮主要負責人組成的考察團,在靜寧縣、秦安縣、張家川縣參觀考察美麗鄉村建設、農業產業發展情況及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等工作。三縣黨政負責人陪同參觀考察。

(在靜寧縣考察)
靜寧縣蘋果產業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多年來,該縣立足于縣情實際,堅持把發展蘋果產業作為助農增收、富民強縣的重要舉措,全力推進擴量提質增效品牌,產業基地和規模不斷擴張,管理水平和效益持續提升,初步形成了基地規;⑸a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營銷市場化、服務社會化的發展格局。秦安縣近年來堅持以現代農業示范區和農業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為抓手,深入實施北部一山、東部一川、西部一梁、南部一河“四個一”工程,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抓好果品標準化示范園建設,穩步推進林果產業升級發展,積極開展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試點工作,全面提升農技服務整體水平。深入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堅持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全力打造“百里生態文化長廊”示范工程,綜合整治農村環境衛生和村容村貌,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 今年,張家川縣按照省市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要求,堅持以高標準實現“六化”為抓手,以“十村示范、百村整潔、水路房全覆蓋”為目標,在繼續鞏固提升倉下—張棉、馬河—縣城兩條美麗鄉村示范帶建設的基礎上,力爭年內打造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2個,市級示范村3個,環境整潔村30個,大力開展了農村環境改善工作;該縣扶貧開發堅持走精準扶貧、造血扶貧的路子,著力打好全縣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站?h財政投入資金1250萬元,縣扶貧辦為新增互助資金村投入500萬元,通過“政府拿、扶貧投、企業捐、會員繳和雙聯單位補”等多種形式,為東部6鄉鎮25個貧困村高標準組建扶貧互助協會,使每個村互助資金總量達到100萬元,開展基礎母畜繁育,助推產業發展;該縣將發展清真餐飲服務業作為全縣的頭號富民產業,提出了“百千萬”發展奮斗目標,即:力爭到2015年,在全國100座大中型城市,發展賓館1000家,清真餐飲經營店10000家,帶動10萬人就業致富。截止目前,從業人員達5萬人,年創收8億元以上,已成為張家川群眾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在秦安縣考察)
三天來,考察團一行深入到平涼市靜寧縣八里鎮關道岔、城川鄉牛站溝、威戎鎮,秦安縣郭嘉鎮寺咀梁、安伏鄉楊寺村、蓮花鎮桑川村、五營鄉臥牛坪、隴城鎮西番坪,張家川縣胡川鄉倉下村、張棉鄉東峽村、木河鄉莊河村、龍山鎮韓川村等地,通過實地察看、聽取介紹、詢問交流等方式,就蘋果產業發展、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美麗鄉村建設及扶貧產業開發等工作進行了參觀考察,詳細了解了蘋果大苗移栽基地建設、蘋果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建設、現代蘋果高新技術示范園建設、生態林建設和行道樹栽植、小城鎮建設、果品基地建設、三國文化園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省級示范村建設、扶貧互助協會、伊香拉面師培訓等工作的發展情況,認真學習了各縣在農業農村工作中特色亮點的好經驗和好做法。

(秦安縣西番坪果品基地建設)
考察團對靜寧、秦安、張家川三縣農業農村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并一致認為,三縣在農業農村工作中與麥積區有許多相似的地方,通過參觀考察,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感觸大、收獲多、啟示多。三縣在農業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及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等方面有許多經驗、方法值得學習借鑒。考察團成員紛紛表示,將以此次參觀考察為契機,認真學習借鑒三縣的好經驗、好做法,結合工作實際,進一步理清思路,科學謀劃,在農業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及農村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等方面創特色、出亮點,全力促進麥積區農業農村工作再上新臺階,奮力推動全區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同時表示,今后將進一步加強相互間的溝通聯系,在更多領域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動地方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靜寧縣蘋果良種育苗繁育基地)

(靜寧縣蘋果良種育苗繁育基地)

(張家川縣莊河村改善人居環境省級示范村)

(秦安縣桑川村文化廣場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