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區弘揚中醫文化 打造特色品牌
——麥積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綜述
(四)

麥積區按照“走有中醫特色的甘肅醫改之路”的指導思想,將中醫藥發展與培育中醫藥產業相結合,與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相結合,不斷加快中醫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推廣中醫適宜技術,積極開展中醫預防保健服務,以創建全省中醫藥示范區為目標,全面強化中醫藥工作。

全面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
一是積極推進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合理和優化中醫藥資源,為了進一步盤活了麥積區中醫醫院現有資源,將天水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與麥積區中醫醫院進行了合并,優化了中醫藥人才隊伍,提升了全區中醫藥服務綜合能力。二是全區所有綜合醫院成立了中醫管理科,區婦幼保健院、區疾控中心成立了中醫科,在衛生監督所設立了中醫監督科,全區部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都設置了中醫科、中藥房,配置了中醫診療設備,形成了完備的中醫藥服務體系。三是提高了中醫藥服務在新農合和城鎮醫保中的報銷比例,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優質、高效、價廉的中醫藥診療服務。

強化中醫藥人才隊伍能力建設
深入開展“西醫學中醫、中醫學經典”活動,對全區所有醫療衛生和計生機構醫務人員開展了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特別加強了對基層衛生院及鄉村醫生的培訓力度。建立了區級免費培訓進修基地,分期對全區536名鄉村醫生進行了培訓,掌握了15項以上中醫適宜技術,保證了每個村衛生室都有1名以中醫藥服務為主的鄉村醫生,形成了濃厚的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氛圍。同時,大力培養基層中醫藥專業人才,積極挖掘民間優秀中醫人才,相繼聘請了15名老中醫到基層衛生院工作或坐診,支持鼓勵中醫人才和退休名、老中醫開辦“名老中醫診所”,扎實開展中醫師承教育和甘肅省基層名中醫評選活動,傳統中醫醫學得到有效傳承和保護。目前,全區共有34人榮獲國家、省、市各類優秀中醫人才、名中醫稱號。

加快扶持中醫藥產業發展
在甘泉、麥積兩鎮選擇20家農家樂,對其餐飲從業人員進行食療藥膳集中培訓,推出一批藥膳食譜,在每家設置10余塊宣傳版面,制作20本藥膳食譜菜單,積極推廣中醫養生保健旅游發展。同時,區政府印發了《天水市中醫藥產業發展先行先試實施方案》(麥政辦發〔2015〕227號)文件,依托東柯新城、穎川新城和麥積山大景區及全國綜合養老示范基地的建設,推動中醫藥文化養生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啟動實施了東柯河健康谷產業長廊,力爭將該區域打造成集中藥材研發、深度加工、中醫藥養生保健、醫藥倉儲物流等為一體的健康產業帶,全力創建隴東南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新區。

扎實開展“村級三件事”
一是扎實有序開展健康保健工具包發放暨中醫適宜技術培訓工作。在馬跑泉鎮等9個鄉鎮以戶為單位全面發放保健包,共計48000個。開展了15項中醫適宜技術培訓講座,共舉辦培訓班272期,累計35680人。二是扎實開展“健康文化墻建設”工作。新書寫固定宣傳標語20余條,制作安裝健康文化宣傳牌150余塊。三是全面開展“健康沙龍”活動。今年共開展“健康沙龍”活動108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