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都說“勞動最美麗”,臨近“五一”勞動節,讓我們把視線聚焦在這樣一群“最美麗的人”身上。他們來自全區各行各業,他們愛崗敬業、求實創新,甘于奉獻、心懷大愛,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充分體現了麥積廣大勞動者的優秀品質和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為了展示勞模風采,弘揚勞模精神,營造“尊重勞模、學習勞模、爭做勞模”的社會氛圍,現將受到表彰的麥積區勞動模范事跡予以刊登。
腳上沾泥土 心中淀真情
—記麥積區黨川鄉人民政府計生辦主任高彥東

高彥東1997年畢業分配至今一直在黨川鄉人民政府工作,曾經先后在駐村干部、村黨支部書記、土地管理員、婚姻登記員、組織干事、黨委秘書、黨政綜合辦主任、計生辦主任等崗位工作。十九年間,他扎根貧困山區,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真抓實干、任勞任怨,開拓創新、勇于奉獻,把各項工作想在先,干在前,充分起到了骨干和模范帶頭作用。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作為鄉鎮干部,必須掌握多方面多層次的知識,否則無法面對紛繁復雜的三農問題。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高彥東深切感受到了學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所以,他能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宣傳黨的基本知識,貫徹執行黨在農村的路線方針政策,他理論聯系實際,廣泛學習涉農的法律法規,有針對性的學習農業技術。他向老干部學習在農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向有經驗的農民學習實用技術,向報紙網絡學習農村農業農民發展現狀和發展方向。通過不斷學習,開闊了眼界,理清了思路,很好的指導了工作實踐。
上班之初,高彥東被分派到全鄉最偏遠最貧窮的火吉村駐村。當時,火吉村水、電、路以及通訊均不通,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干部下村要步行二十多公里山路,趟過十幾道河流才能到村上。但他不畏艱險,毅然投身于道路和農電建設工作中,積極協調相關單位,組織群眾投工投勞,當年讓火吉村通了電通了車路。第二年,他到同樣偏遠的馬坪村駐村,生產生活條件同樣非常艱苦,尤其是人畜飲水很困難,群眾都是用驢或騾子到兩公里外馱泉水吃,既辛苦,又耽誤功夫。他了解到這些情況后,和群眾一道實地勘察,最后商定架設兩公里水管引小寺溝的泉水過來,可一勞永逸的解決飲水困難。決定后,他沒有回家,組織人買水管、運水泥、掏溝渠,整整二十七天沒有回家。他天天跑水源、跑線路,和群眾一道勞作,當看到白花花的水流進村子后,他才放心的回鄉了。馬坪村還有一件難事就是村上沒有校舍和辦公室,學生上學只能在老師家里,村民開會只能在村干部家里或在廟里開。教育是大事,不能因為沒有房子耽誤孩子學業。他廣泛征求黨員干部群眾的意見,及時向鄉上做了匯報,最后決定新建校舍和辦公室。他動員黨員干部帶頭,農戶按勞動力投工投勞,又協調買了便宜的木材,歷時兩月,建好了校舍和辦公室。第三年和第四年,他在夏坪村駐村,同樣面對校舍不夠和沒有辦公室的難題,八十多個學生在三間房子里上科,一二三年級混在一起上,老師也沒有住房。他下決心一定要改善辦學和辦公條件。他和黨員干部一起商議,一起協調當地的礦山企業捐贈助學,協調林業部門解決建房木材,終于建起了一磚到底敞敞亮亮的校舍和辦公室。辦學辦公條件差的難題同樣出現在了花廟村,群眾要求改善的呼聲很高,但缺資金沒場地,村干部有畏難情緒,沒錢搞也不敢搞。鑒于此,鄉黨委經過研究決定,任命高彥東為花廟村黨支部書記,全面負責花廟村工作。他到村上后,首先團結起黨員干部,統一思想,統一認識,明確目標任務,村兩委班子勁往一起使,增強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接著,他帶著村干部找教育局協調資金,找糧食局協調地皮,找農戶兌地,找人設計、建造,奮斗了一年,校舍和辦公室終于建成了。他在花廟村任村支部書記三年,不但建成了校舍和辦公室,其他催繳提成款、公購糧任務、計劃生育等工作都名列前茅,得到了干部群眾的好評。
2005年4月,寶天高速公路動工修建,征地拆遷任務非常繁重,擔任鄉土地管理員的高彥東被分配到協調保障服務小組,負責房屋和土地的面積丈量、等級劃分及補償款的發放。征遷工作的開展非常困難,他每天和隊員給群眾講政策、做工作,解決矛盾糾紛,不厭其煩,有些農戶要去十幾次才肯簽字。有些農戶不理解,冷言冷語,甚至還有人人身威脅。但他沒有急躁,更沒有退縮,而是耐著性子解釋,直至同意簽字。他白天拿尺子丈量、登記、簽字,晚上整理資料,算賬記賬。所有征遷的房子和土地,他都丈量過,登記過,評估過。所有征遷補償款一千多萬都經他補償到戶,沒有出一點紕漏。
在5.12汶川地震災害和黨川鄉8.15洪水災害發生后,高彥東一直奮戰在救災第一線。不畏艱險勘察災情,不辭辛勞運送、發放救災物資。曾經有一次晚上運送救災面粉,車在半途拋錨,他聽到消息后,招呼了幾名干部去轉車,整整一晚上,才將整車面粉轉完。還有一次下大暴雨,通訊全部癱瘓,為了摸清災情,他帶幾名干部拿著斧頭和繩子,翻山越嶺來到村上,摸清了災情,為救災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在擔任鄉人口和計劃生育辦公室主任的七年中,高彥東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各種卡表冊要對口,鄉級、村級、戶里的資料要運轉及時,人口和計生政策要及時宣傳到戶到人,各種優惠政策要不折不扣的落實,特別關愛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讓他們能感受到溫暖。同時,全鄉計生工作多次接受市區檢查考核,每年名列前茅,2015年全鄉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在全區目標考核中榮獲三等獎。
在鄉鎮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高彥東默默無聞地奉獻了他的青春年華,近20年來,他牢記黨的宗旨,廉潔奉公,甘于吃虧,樂于奉獻,為黨川的發展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