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記者在位于麥積區馬跑泉鎮的天水花牛蘋果(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采訪時看到,許多婦女職工在公司的不同崗位上從事蘋果分揀、裝箱、拋光等工作。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婦女職工大多是來自公司附近的農村,而且她們當中的一些人還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我們公司作為區上的今年創建的一個扶貧車間,優先吸納貧困戶就近就地就業,目前吸納勞動力總數47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73人,占用工總數的36%,這些人的人均年收入都在兩萬元左右。”這位負責人說。
在脫貧攻堅的路上,一些貧困群眾既無致富技能、又無法外出務工,成為影響全區如期整體脫貧的重要因素。針對這一現實問題,今年以來,麥積區堅持“政府引路、企業搭臺、貧困戶參與”的工作思路,想方設法,凝聚政府、市場、企業、群眾多方合力,因地制宜,多樣化建設“扶貧車間”,努力實現貧困群眾就近穩定就業增收。一是利用鎮、村集體閑置土地、房屋,創建廠房的形式建設“扶貧車間”6個,分別是天水眾興菌業扶貧車間、天水雪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扶貧車間、天水福志服裝有限公司扶貧車間、天水森源農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扶貧車間、天水林豐農林科技有限公司扶貧車間和天水花牛蘋果(集團)扶貧基地。二是依托農村“三變改革”,通過“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引導貧困勞動力到合作社務工、領取工資,創建合作社的方式建設“扶貧車間”5個,分別是東岔小紅珠合作社扶貧車間、麥積區花牛青軍農民專業合作社扶貧車間、天水市麥積區石咀森源蜂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蜂蜜灌裝生產車間、海洋合作社花牛蘋果分選包裝車間、天水宇龍果品專業合作社南山萬畝花牛蘋果基地扶貧車間。三是依托各類電商設立,線上線下相結合,創建實體和虛擬相互補的“互聯網+”式“扶貧車間”1個甘肅伏羲御果電商扶貧車間。四是創建其他類型的“扶貧車間”2個,分別是甘肅天林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扶貧車間、天水盛龍果園股份有限公司扶貧車間。
通過不同形式的創建,目前麥積區已建成扶貧車間22家,共吸納勞動力7273人就業,其中麥積籍7023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2486人。為了調動企業參加扶貧車間建設積極性,更好地參與脫貧攻堅工作,麥積區還落實獎補政策,為吸納10名以上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半年以上,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12家“扶貧車間”,給予每戶2萬元一次性財政補助金。為吸納5名以上貧困勞動力就業,簽訂半年以上勞動合同,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12家“扶貧車間”和8家企業,按每吸納一名扶貧戶獎勵1000元標準共一次性獎補96萬元。如今遍地開花的扶貧車間,已成為助力麥積區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支重要力量。
除開展勞務輸轉、建設扶貧車間之外,麥積區還充分利用果品、養蜂、中藥材種植等產業優勢,鼓勵引導返鄉農民工創辦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吸納帶動當地農民就近就地就業,目前,全區已有返鄉農民工79人創辦各類市場主體79家,吸納帶動300多人實現就業。同時,按照全省鄉村公益性崗位設置要求,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保障貧困群眾就業。在原有深度貧困村設立636個崗位的基礎上,將鄉村公益性崗位擴展到全區所有行政村,共開發2339個村級服務性崗位,今年已撥付崗位補貼1895.8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