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著春日暖陽,3月16日,記者來到天水市麥積區麥積鎮紅崖村紅山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草莓種植基地,只見草莓大棚內游客正在采摘草莓。這是麥積區大力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采摘觀光休閑農業,積極探索“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扶貧模式,讓廣大群眾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今年2月份以來,紅崖村的奶油草莓就早早上市了。僅3月8日國際勞動婦女節當天,草莓園現場采摘和訂單派送共計500多斤,收入2萬多元。

紅崖村紅山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廖龍告訴記者:“隨著電視劇《苦樂村官》的熱播,我在這里建立了草莓采摘園,從明年的臘月到次年的5月底,都是采摘時間,平時人多特別是節假日人就相當多。”
據悉,紅崖村紅山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由創業致富青年廖龍和汪月明于2016年投資50多萬元創辦的,目前流轉土地60多畝,建有草莓大棚8座,養殖棚3畝,建有五味子種植示范區9畝,四季桃示范區10畝,鼠尾草觀賞2畝。合作社負責人從陜西楊凌、山東壽光等地多次考察學習,引進學習了奶油草莓、巧克力草莓等稀有草莓種苗和栽植管理技術,以新型雙層膜保溫大棚為草莓提供生長環境,以有機基質作為草莓生長的養分原料,尤其是持續晝夜的精心管護,已經取得了試栽成功和掛果銷售已達4個多月的可喜成果,一舉贏得區內外來園觀光現代農業游客的青睞。目前,該合作社已安排紅崖村建檔立卡貧困群眾12人常年在草莓園務工,人均增收1萬元。草莓園的創建為進一步豐富紅崖村鄉村旅游載體,助力全鎮脫貧和發展觀光農業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紅崖村地處麥積山景區,隨著電視劇《苦樂村官》的熱播,各地的游客也來的特別多,發展鄉村旅游有非常大的潛力,紅山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依托電視劇的熱播在這里修建了草莓采摘園,目的是發展鄉村旅游,為鄉村旅游注入活力和新鮮血液,同時村‘兩委’和鎮村干部以及駐村幫扶隊積極牽線搭橋,組織更多的貧困婦女和貧困勞動力來這里就業,解決了就業難得問題。”麥積區婦聯駐紅崖村幫扶工作隊員高文霞對記者說。
“我們種的草莓,不施化肥,不打農藥,品質好,直接摘下來就可以吃,很暢銷,這幾天有點供不應求吶!”三十出頭的合作社負責人廖龍笑著對記者說。談到下一步打算,廖龍信心滿滿,將來還要繼續發展壯大合作社,轉變思路,創新發展,多元化經營,吸納更多的紅崖村貧困戶入社務工,帶動更多的群眾增收致富。
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小小的草莓紅了,紅崖村也“火”了,合作社的帶頭人一步一個腳印的踏實創業,就如同滿園的草莓一樣,散發著醇香、滿含著甘甜,讓更多的紅崖群眾臉上露出富裕與收獲的笑容。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