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一年春草綠,又逢清明祭掃時。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緬懷故人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即將到來,為降低疫情傳播風險,滿足群眾祭掃愿望,傳承優良傳統,保護生態環境、培育文明新風,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社會公共安全,秦安縣文明辦、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發出如下倡議:
一、健康祭祀。生者的平安健康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為降低因人員跨區域流動和扎堆聚集可能引發的疫情風險,提倡通過網上祭祀、家庭追思、代為祭掃等方式遙寄哀思、緬懷先人。盡量減少同行人數,錯峰出行。全程佩戴口罩做好防護,主動配合監測體溫、查驗健康碼和行程碼,切實減少因祭祀人員聚集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
二、文明祭祀。自覺抵制封建迷信行為,堅決告別祭祀陋習,積極開展植樹祭奠、鮮花祭奠、網絡祭奠等現代文明祭祀活動,通過植一棵樹、獻一束花、分享一段祭文等方式,注重感恩與孝道傳承,賦予傳統節日健康文明時代內涵,用實際行動移風易俗、倡導新風、營造文明祭祀新風尚。
三、綠色祭祀。遵守社會公德,自覺樹立綠色環保意識,不在城鄉街道、廣場公園、居民小區、十字路口等場所焚燒紙錢、拋撒祭品、燃放爆竹,尊重環衛工人的勞動成果,自覺維護公共環境,以自身行動為保護生態環境、創建文明城市做出貢獻。
四、節儉祭祀。倡導厚養薄葬、真誠孝行的文明理念,逝者在時多盡孝,喪葬祭祀少花費。黨員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自覺遵守殯葬、祭祀改革的新規定,切實發揮示范帶頭作用,不大操大辦、不鋪張浪費、不相互攀比,堅決抵制喪葬祭祀奢靡之風,用實際行動影響家人朋友和身邊群眾。
五、安全祭祀。增強安全意識,自覺遵守火災防控和消防安全規定,注意交通安全和生產安全,切實減少火災等各種安全隱患,提倡采用敬獻花束、擺放綠植等綠色環保祭祀方式,消除火災隱患,維護優美整潔的城鄉環境,守護青山綠水藍天,讓傳統節日彰顯清凈與文明。
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各級文明單位要組織志愿者前往街道社區,通過多種形式宣傳引導文明祭祀。廣大黨員干部、公職人員、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文明家庭、各行各業先進典型、優秀志愿者等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爭做移風易俗、文明祭祀、疫情防控的宣傳者、推動者和示范者。
秦安縣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
秦安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
2022年3月30日
(新聞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