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這問題許多人都問過我,最重要的是問我們自己,自己心里的感受,自己的心會回答這個問題,它不只是對活著的人的安慰,它確實是存在的。
— — — — — — — — — — — — — — ■ SOHO之后是什么? 2005-12-01 10:43:17
 圖片來源:PRADA: WAIST DOWN(《PRADA:腰部以下》)
離這座“蘋果”商店不遠,就是PRADA的旗艦店,是世界著名建筑設計師庫哈斯設計的,他也設計了北京的CCTV大廈。庫哈斯還曾為此店的設計專門出了一本書。問起去過紐約的許多人,他們都說去過這個店。這個店也只有兩層,當年是一家電機廠,地下一層和地上一層是PRADA的店,地上二層是一家前衛藝術畫廊。當年PRADA的老板請庫哈斯設計時,庫哈斯說,你們的衣服這么貴,和藝術品的價格差不多,人們來你們商店看衣服,和在博物館欣賞藝術品心情差不多,只是最后,要付出比博物館更多的門票錢,買走你們一、兩件衣服。如果再按傳統的商店形式設計,顯然是落后了。
大約七年前,我們學習和借鑒了一些發達國家的經驗,在朋友們的啟發下,提出了SOHO的概念。七年的實踐證明,這個概念是正確,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SOHO提高了每一平方米房子的使用效率,讓人們工作起來更方便。這些優點得到了市場的充分認可,給我們公司和客戶帶來了比較高的回報。這不是什么大的發明創造。想想歷史上真正有劃時代的發明創造的沒有幾個人,瓦特發明了蒸氣機算是一個,他的發明帶來了一場工業革命;愛迪生發明了電燈,給人類帶來了光明;馮?諾伊曼發明了電子計算機,給人類社會帶來一場信息革命,今天,我們所用的電子計算機,都是馮?諾伊曼的電子計算機。但馮?諾伊曼的知名度遠比不上使用他技術的比爾?蓋茨。SOHO只是順應網絡時代、信息時代的大趨勢,建設的一種新建筑產品。……
點擊此處查看全文
☆ 文章評論及評論:
[匿名] 神也是人 2005-11-30 20:18:08
房子能住就是房子,你們需要做的是無限的擴展,服務,人性化服務,科技化服務。無限給簡單的房子增加外設。本質性的改變還能有嗎?不可能吧,房子就是房子,哪怕漏水爛墻也一樣。能住就是房子,至少我想這個概念在幾十年內是不會變的了。
潘石屹:我們常常把房子的功能理解為“住”,但是房子的功能有許多,住只是其中一部分,房子還有給我們提供辦公、購物、社交、健身的功能。現在人們單純地把房子理解成為住房,而對城市的辦公、商業的需求考慮不足,關注也不足。實際上我們人生活在城市里,不光是要住,還要消費,更要去工作、去賺錢,這就離不開辦公的場所,我們現在的工作和賺錢不可能再到工廠去,所以一個城市的辦公條件好不好很關鍵,因為我們絕大多數清醒的時間是在辦公的空間中渡過的,只有這個城市有和國際化配套的辦公設施、居住設施、購物設施,才能成為國際化的大都市。怎么樣才能讓我們的建設有效率,我想就是要融合,要把這些功能體現在一個區域、一間房子里,最大限度地融合,這樣房子的使用效率才高,價值才能夠得到充分的體現。
— — — — — — — — — — — — — — ■ 6000萬元的“撞單事件” 2005-11-29 11:06:33
 SOHO尚都
到了星期天下午,公司的一名銷售總監馬錦把電話打到我家,說他們銷售組有一位6000多萬元的客戶,要簽SOHO尚都西塔的兩層樓,但公司不讓簽,希望得到我的支持。我只知道公司分管銷售的副總蘇鑫說,有位大客戶約我星期五中午見面,由于他在香港有業務耽誤了,見面時間推遲到下周二。緊接著溫鋒(我們公司的另一名銷售總監)又打電話給我,說她的銷售組也有一位客戶要買這兩層樓,與馬錦的客戶要的是同樣兩層,她這位客戶前兩周剛剛購買了我們建外SOHO6000多萬的房子,這次SOHO尚都這兩層已經付了10%的首款,他正在香港出差,聽說有人要簽他想買的房子,立刻改訂了飛北京的機票,明天中午11:00就能趕到。我一聽明白了,又“撞單”了――兩個客戶看上了同樣的房子,而且都志在必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