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潘總有一點偷換概念。像萬科就有去年銷售過百億的。
【張欣】:所以我們說北京最大的。剛才我們講了半天所謂公司“大”與“小”的標準是按照利潤來做的,按利潤來講在北京連續三年利潤第一。
【主持人】:終于弄明白了,因為我們這一場的訪談是有預告的,很多記者看了我們預告說,我們去不了住交會,我們就會從你們的網上看直播了。張欣女士稱你是潘總,因為你們是夫妻,同時也是商業伙伴,在稱呼當中有什么不一樣的嗎?比如說互相稱總?
【張欣】:沒有,因為你說他是潘總,我就跟著你說了。
【潘石屹】:不一樣的時候叫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主持人】:您叫她什么?
【潘石屹】:我就叫她張欣,焦點網跟我們家一樣。
【主持人】:以不變應萬變。
【潘石屹】:剛才說到你們夫妻組合是一中一西,一動一靜,是非常互補的一種,你們在處理工作和生活方面比較娛樂一下,請你們自由發揮一下?
【張欣】:我兩個都不擅長。
【潘石屹】:就我娛樂化。我跟張欣的結合,從娛樂化說的話我不太會說,合作要成功,要有效率,要給社會創造價值一定要互補,其它的東西可能是輔助的。我們互補性是我們合作成功最重要的基礎。
【主持人】:我也從網上搜了兩個網友的問題,問兩位,潘總如果有選擇的話,你還會做房地產嗎,張欣你如果有選擇的話,你還會嫁給潘總嗎?
【潘石屹】:房地產挺有意思的,選擇是不能重復的,而且都是不能實驗的,既然選擇就好好的做,好好的工作。
【主持人】:第二個問題問你們認為現在競爭對手是誰?
【潘石屹】:我們沒有競爭對手。
【張欣】:橫向看競爭看得不是特別多,因為我們整體心態還是自己跟自己競爭,因為我們希望每一年都比過去做得更好,從產品上、更新上、豐富性上我們還是跟自己比較較勁。
橫向非常難比較,你看我們說得這么簡單的例子,銷售額國美第一城如果跟我們并列第一名,在利潤上沒辦法比,產品上也沒有辦法比,如果再橫得大一點,像我們的萬科也沒有辦法比,或者是我們跟美國鐵石門(音)也沒有辦法比,橫向幾乎不是一個橘子跟一個橘子的比較。
【主持人】:時間比較緊,我看潘總在住交會行程滿滿的,看現場的觀眾有什么問題嗎?
現場觀眾:SOHO的利潤很大,你們的利潤在哪里,怎么樣獲得這么高的利潤呢?
【潘石屹】:市場上面缺什么東西,他的利潤就會相對高,如果市場上都是千篇一律的產品,我們做出來的產品不是非常一樣的,我們的回報率就會非常風險。
現場觀眾:這是不是意味著SOHO中國還會堅持他將來的做法。
【潘石屹】:對。在市場中要生存下去,要發展下去的公司要好好做。你說生產一些膠卷、照相機的如果他不創新的話肯定會死的,如果是生產電腦的話,現在還生產286的電腦的話肯定會死掉的。像服裝,這一季的服裝就是幾個月的時間。
現場觀眾:品牌角度來說,SOHO這樣一個產品形式產品價值會不會被淘汰?
【張欣】:我覺得SOHO起來起名為(英文),但是我們一直做的是它的一個精神,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它是居家辦公,我們的項目很大,在任何項目里面做任何一個單一產品都是不可能成活的。我們開發的建外SOHO面積達到70多萬平方米,你可以想一下,如果光是商鋪利潤率高,這樣肯定就死掉了,如果我們70多萬平方米光建辦公,這些人員吃也沒有吃,喝也沒有喝。所以我們這么大的項目是不能不做混合的概念的。
現場觀眾:市面上很多翻版的書,盜版的書你們怎么看待這個現象。
【張欣】:我們很恭維。
現場觀眾:SOHO有沒有到上海來發展,怎樣看待上海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