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廣場
在倫敦老城區,有一個廣場叫鴿子廣場,它的旁邊是倫敦最古老的教堂,圣馬丁教堂,正面是國家畫廊,國家畫廊的側面是國家肖像畫廊。鴿子廣場與國家畫廊、國家肖像畫廊之間,有一條很寬的馬路,前幾年,這條馬路汽車如流,鴿子廣場就成了一個孤島,人們很難走進去,現在政府把這個大寬馬路改成了人行道路,不允許汽車進來了,鴿子廣場就成了非常熱鬧的地方,許多人集中在這里,每天晚上還有各種各樣的表演,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旅游文化廣場。
在國家肖像畫廊里,常年展示著中世紀以來眾多英國名人的肖像,這些油畫肖像在數量上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英國人有畫油畫和欣賞油畫的傳統,就是在照相技術普及的今天,這種習俗并沒有改變。我們的英國朋友常常問我們,給自己和孩子畫油畫沒有?當他們知道我沒有畫過油畫時感到很意外,勸我們抓緊時間去畫,但中國人沒有這個習俗。在今天,想想要給自己畫張油畫,我就覺得怪怪的。
在這座畫廊里,基本把英國從中世紀以來的歷史全部展現出來了,這些油畫包括了從15世紀以來幾乎所有英國的名人,伊麗莎白一世、莎士比亞、查理一世、牛頓、瓦特、丘吉爾等這些原來只是在書上看到過的名字,今天站在當年藝術家給他們畫的巨幅油畫面前,感到很逼真。到了近代,不光有了油畫還有了雕塑。在這個畫廊中還陳列著維多利亞女王和她丈夫的照片。維多利亞的丈夫是德國人阿爾伯特,他比維多利亞女王早去世40多年,他最大的貢獻就是舉辦了第一屆世界博覽會。下一屆即2010年世界博覽會將在上海召開。在倫敦的海德公園,有阿爾伯特的巨大的雕塑,他的手中拿著一本冊子,這本冊子就是世界博覽會的參展名單,周圍有亞洲、非洲、歐洲和美洲的四組雕塑。
展覽內容一直延續到了20世紀初。最吸引人的還是Bloomsbury,這是當時英國知識分子的一個小團體,成員不多,但對英國的文化卻有著很大的影響力,有經濟學家凱恩斯和他的夫人;著名的文學家、數學家羅素;寫過《007》小說的作家弗萊明;世界級雕塑大師亨利摩爾等都是這個沙龍的成員。
Bloomsbury是倫敦的一個地名,中文翻譯成布盧姆斯伯里,也有人翻譯成百花里,這個沙龍聚集了當時一批最有思想的畫家、哲學家、詩人以及經濟學家,大家曾在一起吃吃喝喝了30年的時間,他們在一起好像也不曾有過難舍難分的世俗煩惱,這更讓我想起了中國歷史上的“竹林七賢”的阮藉、嵇康他們。
在國家肖像畫廊的一層有短期展覽,我們來時正在展出的是攝影回顧,來倫敦的朋友不妨到這里看看。這個地方很值得一看。

在鴿子廣場專門與游人照相的人
國家畫廊與鴿子廣場中間的馬路不讓汽車行駛了
圣馬丁教堂
在鴿子廣場休息的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