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外SOHO開盤盛典
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現身朝外SOHO開盤現場,并親自抽出特等大獎
“朝外SOHO五天就銷售了7.4個億。” 前兩天剛結束倫敦度假的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得意地說。
當眾多的開發商還在由于政策的反反復復傷透腦筋,甚至于停工觀望的時候,老潘卻在“周游列國”,如今他的博客上見到最多的就是游記,難怪業內的人都開玩笑說他是不是一年前就得到要調控的機密信息,所以早在去年底作出了一個決定:從住宅完全轉向商業地產。“我現在沒有一分錢的住宅”,正因此,在當前被稱為“風口浪尖”的時期,老潘的臉上依然能露出那么輕松自信的笑容。
回憶當時為何作出轉型商業地產的決定,潘石屹說,雖然壓根沒有想到90平米的政策出臺,但政府對于住宅的調控確實是他轉型商業地產的原因之一,一方面,他已經看到了政府調控住宅房地產市場的決心,其次,靠慮到政府要加大經濟適用房的建設,以以往經驗來看,大片區經濟適用房周邊的商品房項目都很難作下來,此外,早在去年就有關于出臺限價商品房政策的呼吁和流言,單個限價商品房影響也許并不大,但多了以后,對整個市場的房價確實能起到平抑的作用。
經過一夜未眠的思索以后,第二天一早,他堅定地作出了這個在今天看來“未卜先知”的決定。
“一切聽政府的,作什么調整都可以,最關鍵的是不要碰高壓線。”正如潘石屹這句語重心長的話,他現在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作好項目,對于建設部最新公布的90平米細則,在記者的追問下,他只是簡單地表示,70%按總量比按項目更為科學,而要防止防止權力尋租等等現象、進行科學的規劃,他認為,還要從《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切入。
潘石屹說,這一輪的房地產宏觀調控對商業地產和寫字樓基本上沒什么影響。相反,他認為,未來隨著政府對住宅市場的調控力度(查看地圖)加大,房地產行業中最市場化、最有創新性的就是商業地產了,商業地產也是集中體現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價值最核心的部分。
朝外SOHO全部為寫字樓和商業立項,它的熱銷就是一個典型的佐證。
7月15日晚,潘石屹在北京CBD的第四個項目“朝外SOHO”進行了隆重的開盤儀式,現場的500多來賓把三層售樓處擠得水泄不通,來賓中大約有一半是準備簽約的客戶,當時剛剛從倫敦度假地趕回來的潘石屹本人透露,自從朝外SOHO11日接受客戶簽約以來,短短5天已經簽約6.05億,甚至突破了05年初SOHO尚都(查看地圖)開盤時8天簽約5個億的銷售記錄。而到15日晚上,簽約數據已經上升到7.4億。
|